卖场营销要出色,就要做到五到

时间:2024/6/20 14:30:3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到大卖场购物是一件非常累的事,玲琅满目的商品,即使要找一个熟知的品牌,也得找一会。

根据杜邦定律给出的答案,去卖场购物的顾客中有百分之六十多的人是因为产品包装而选择了该产品。

所以你的产品要想在大卖场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干的一件事情就是让顾客想得到、看得到、找得到、拿得到、买得到。

一、想的到——进店前的诱导

去卖场购物,多数人是因为有某种具体的需求,当他们产生某种具体需求的时候,往往能联想到一些初选的品牌。如果你的品牌不是特别响亮,你就得考虑如何在消费者进行“比较的这个环节”将你的产品信息导入到消费者的选项中。

在卖场最大的导入环节莫不过于开门前的公示栏,进店购物时的语音提示,店内POP广告,这些都可以将你的产品信息传递给顾客。

二、看的到——确定区域位置的诱导

“看”一方面是确定大概位置,比如奶粉陈列区在什么位置;另一方面在卖场每个品牌的产品一般都会有自己的货架,要想让消费者看得到,需要从货架布局、陈列,亮化,色调、引导等入手。

去卖场就会发现,顾客的视角和卖场的货架是垂直的,同类货物上了货架,基本上从远处很难却别开,所以颜色、亮化、适当的造型,以及跟消费者行走视角相对的导视布置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能做堆头的化,创新堆头更容易吸引人。

三、找的到——寻找时的诱导

看到之后,确定了需要找的东西的大概位置,这时候对于具体需要的某个产品,要能快速的让消费者找得到,如果是货架上的东西,要分类陈列,分类的方式很多,这时候需要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奶粉,一个品牌旗下有不同档次的奶粉,每个档次下的奶粉又分了一段、二段、三段,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是按照“档次”来分,还是按照“段位”来分,似乎对很多顾客来说按照段位来分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

四、拿的到——顺手拿的诱导

找得到之后,一般商品消费者都会拿在手里看看,一是确认一下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二是看看保质期或者有没有损伤,还有一些产品比如衣服鞋子之类的,需要试穿一下。为了让消费者能拿得到,促销品和热销品要放在最容易拿到的位置(如果是货架的话,2-4层是最容易拿得到的位置)。

五、买的到——掏腰包的诱导

消费者在卖场拿到产品或试穿衣服鞋子,并不等于他们一定会购买,所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还是”买得到“——即愿意掏钱购买。

如何才能让顾客愿意掏腰包呢?

销售自始至终干的一件事就是向顾客正面你的产品物超所值,所以需要有支撑点,卖场内的支撑点有很多,比如市场价与促销价对比之后的诱惑力、销售员的推销能力、买赠等都可以为产品销售做支撑,但前提是让消费者比较喜欢这个产品。

想得到、看得到、找得到、拿得到、买得到是一个逻辑递进的关系,任何一个品牌要想在卖场表现更出色,就必须细心的按照逻辑思路对顾客进行引导,慢慢的梳理,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卖场营销思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jbby/150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