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m.39.net/news/a_9374932.html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大家买东西时,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个10块钱的商品能否再优惠1块,跟商家讨价还价半天!而对于一个元的商品能不能再优惠50元,好像很多人并不会很在意。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50元和1元有高达50倍的差距,我们却更重视那个1元钱。其实,还是因为我们当时在乎的根本不是钱本身的数额,而是通过把优惠价与原价进行对比,来判断它的价值。 与10元相比较,1元就是它的1/10,它是有价值的;而对于元来说,50元只不过占1/,此时50元看起来价值似乎就不是很多了。相对于钱本身是多少,此时它的相对值明显更影响消费者的抉择。 所以,其实每个东西都是相对的,关键就在参照物是怎样的,这也是一个极其强大的营销底层逻辑。人在判断事物价值的时候总是很喜欢去对比,而“参照物”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我们最终的选择。 同样是《流浪地球》,如果与过去的国产科幻电影对比,那绝对是里程碑;但如果换成对比《阿丽塔》、《阿凡达》,也许就不算什么了(只是从电影层面讨论)。 所以,参照物不同,没有改变事物本事,但却改变了人的认知。 消费者在对某个东西建立认知或进行价值判断时,如果你没有提供一个参照物,那么他就会按照曾经固有的经验和认知去对比,当然这是不受你所控制的,弊大于利。 但是假如你提供了合适的参照物,他就更会基于眼前的参照物去做对比,最终成功达到你的预期效果。 比如你去超市买一个碗,标价是99元,你可能会想怎么这么贵,碗一般不就是10元左右吗?还是算了吧。 而如果你看到的是“原价周年特价99元”,那结果也许就不同了,元成了现在你眼前的参照物,如此一对比,99元似乎也挺值。 其实现在到处都有这种情况“原价and现价”广告,看起来很普通,却是我见过最强大的营销文案了。它就是利用了人类最原始的对比本能,增加了参照物。 一个好的参照物,可以让消费者快速对产品建立认知,能持续强化你想突出的关键目标项,达成最终目的。 比如南孚迷你充电宝,这个充电宝与其他充电宝相对比,主打的是更小巧轻便,方便携带。 那要如何才能突出这个卖点呢?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直接列出这个迷你充电宝的尺寸,比如9.2cm长*2.3cm,然后形容它很小,加一堆修饰词。 而南孚商家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直接用口红作为参照物。 你看,有了参照物就十分直观形象,一看就知道这个迷你充电宝到底有多小了,居然和口红差不多。 除此之外,南孚为了加深用户印象,之后又选了当时标志性手机iphone6S,把它也当做参照物。 这一对比,我们立刻就知道这个充电宝只有iphone6S的大约2/3那么大,也许真有用户还拿出手机来比划了一下,立马就能懂得南孚想要传达给大家的产品卖点。 这和直接放一个9.2cm长*2.3cm的尺寸的效果大不相同。这就是参照物的力量,它能让用户看你的广告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比放许多的数据、理论等都更实用。 强如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在写枯燥无趣的销售型促销广告时,也很爱借用参照物开脑洞。 比如,在《脑力决胜论》,李欣频就非常巧妙的把产品精神利益变成参照物。实物的高价,对比获取精神补给的廉价,用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比出要推销的书的价值。 元买不到一副眼睛 却可以买到比尔盖茨的眼光 元买不到几次心理医生 却可以买到一辈子受用的EQ智慧 元请不到一位趋势顾问 却可以买到爆米花报告的未来商机 能说会道的罗永浩,也是这种利用数字参照对比做广告的佼佼者。比如当时老罗培训学校写的“1块钱试听8次课”的招生广告,十分经典,大家感受下: 1块钱就能听8次课,这已经是相当吸引人了。但是老罗他们就是不同,他们在广告里加入了玉米、包子、打火机、棒棒糖等一系列参照物。突然就让原本平平无奇的广告活了,画面感都出来了。 拿玉米举例子,有了这个参照物让”1元钱“这个低成本显得更为具体,更加突出了价格的优惠;另外,通过玉米去做参照,也让“老罗英语培训听八次课”这个产品价值马上取胜。 很多人不免思考,是要买一个玉米,还是要听老罗讲八次课?那当然是听课啦! 类似的还有: 当然,提到老罗就想到手机,当时锤子坚果系列推出“漂亮得不像实力派”口号,想要传达坚果手机在设计理念上的精髓、产品调性和品牌情怀。但就这么简单直白的一句话效果肯定不够。 坚果手机就推出了系列人物海报来诠释这个主题,意指本能靠脸吃饭的人却偏偏要靠才华。 其实就是通过将这些大牛作为参照物来传播产品,突出产品漂亮得不像实力派。 以及当年乔布斯推出macbookair时,号称是苹果推出的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到底有多薄? 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直接从信封里拿出了macbookair,这就很好地诠释了“薄”。 拿信封作为参照物,突出笔记本薄的特性,把想要表达的目标信息一下子就连接到用户的大脑,然后得出结论:确实真的薄。 再看经典长城葡萄酒文案《十年间,世界发生了什么》,就是利用世界上十年间发生的“大事”作为参照物,和产品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很好地突出这瓶酒的品质。 十年间,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科学家发现了12,颗小行星 地球上出生了3亿人 热带雨林减少了6,,平方公里 元首们签署了6,项外交备忘录 互联网用户增长了倍 5,,只流浪狗找到了家 乔丹3次复出 96,,对男女结婚 25,,对男女离婚 人们喝掉7,,,,罐碳酸饮料 平均体重增加15% 我们,养育了一瓶好酒 本来用十年酿一瓶酒也很正常,中国有类似这种非常多了。但加上了前面这些看似无关的参照,很多人看完这个广告突然就觉得:“哇,真的太牛了!” 还有法国Licra公益组织的一则广告:“不要让肤色决定命运”。 其实这个广告就算不加旁边2个白人小孩,也能达到宣传目的。但是一旦加上后,视觉冲击就显得更强烈了,宣传效果也更深入人心。 俄罗斯一则公益广告“永远不要以貌取人”也和上面类似。如果只是单独的放其中某一个人,没有互相作为参照物,那效果肯定也是不尽人意。 再说很多人都印象深刻的广告,是博朗(BRAUN)剃须刀很知名的一个广告拿猩猩来作为对比参照物。猩猩使用博朗短短几分钟,效果十分明显。无需多言,我们对它的性能已经十分了解,只需再解决信任问题就可以了。 以及乌克兰Sportlifefintessclub健身俱乐部的广告:Waterfitsyou。 这句广告语看似平平无奇,根本不能做到吸引人,但是加上水上水下的参照后,马上就告诉你:水能达到这么好的塑身效果,为何还不来游泳呢? 类似的巴黎扬罗必凯为法国眼镜品牌Keloptic做的广告也非常有意思,以梵高自画像、巴黎圣母院等印象派画为背景做参照,制作了一系列有趣的广告,一直强化消费者追求眼镜清晰度的这个喜爱点,告诉消费者: 从模糊的印象派到清晰的写实派,其实只差一个Keloptic眼镜而已,厉不厉害? 再比如国外某眼镜品牌的广告,他们为了强调眼镜对于提升气质的作用,也是利用典型的参照对比模式来让消费者自行感悟。 地狱天使VS时装设计师 卡车司机VS大学教授 说到底,人的天性就爱做对比,这是原始本能,对比可以让我们更快做出决策,而参照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们也需要知道,参照物是一个放大器,如果产品/卖点本身是1,参照物是0。参照物给你的产品后面加了很多0,但如果产品/卖点就是0,那最终结果也只能是0,本质还是要发现产品本身的创意点出来。 总而言之,用好了参照物这个妙招,一定能让你的广告文案效果更好。所以,在你做广告文案之时,请牢记这三个字:参照物。 一、薛腾蛟1对1品牌策划,解决哪些品牌问题? 1.品牌个性不独特,不能从竞争中获胜 2.行业同质化严重,陷入价格战 3.花重金投广告,市场效果不明显 4.广告语不吸引人,不能促动客户消费 5.品牌战略不清晰,不能实现稳步增长 6.没有自己的特色,总是模仿同行 二、薛腾蛟1对1品牌策划,交付客户哪些结果? 全面的规划,让品牌走得快走得远! 充分的调研,让品牌找准优势发力! 专业的策划,让品牌占领客户心智! 丰富的学员,让品牌扩充商业资源! 创业导师普惠价:5.8万元/品牌 三、薛腾蛟1对1营销问诊,解答哪些营销困惑? 1.营销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却不见增长 2.拓客方式依旧传统,不善于利用大数据来提升绩效 3.品牌传播不如同行,客户对自己企业的品牌印象不深 4.传统主营业务下滑,急需找寻新的业务增长点 5.线上电商流量费用高 ,企业沦为给平台打工的地步 6.期待产品上推陈出新,而现实中打造爆品束手无策 7.同行竞争发起价格战,大量客户被对手策反挖走 8.企业没有好的广告语,业务员需要费尽口舌解说卖点 9.上了很多总裁班课程,缺少针对自己企业的落地方案 四、薛腾蛟1对1营销问诊,交付客户哪些结果? 细致梳理,让企业家不再迷茫! 有的放矢,针对问题给予可落地的方法建议! 周全分析,在品牌和营销方面提供参考观点! 匹配资源,为企业高效对接商业伙伴! 电话 对问诊价:元/小时 线下1对1问诊价:元/小时 五、薛腾蛟老师介绍: 中国高校众创联盟创新创业导师 浙江大学总裁班导师 上海交大总裁班导师 浙江省十佳创业导师 杭州市领军人才 薛腾蛟老师已拥有17年的从业经验,在品牌策划和营销领域里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战经验。获得过杭州市创业导师大赛第一名、浙江省十佳创业导师等荣誉。 薛腾蛟老师是互联网圈内资深的营销专家,常年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大等知名高校为政府领导干部与企业家授课。擅长用互联网思维为政府机关和企业量身定制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 薛腾蛟老师已为近百家大、中型企业提供过品牌营销咨询服务。客户有:联想集团全球总部、奥佳华、郎酒集团、济南重工、佳农食品控股集团、博洋家纺、鲁商集团、大唐房屋、许氏洋参、钱江摩托、匠心商学...... 人体有了问题,需要找医生! 企业有了问题,需要找专家! 专业解决品牌与营销领域的问题! 六、商务合作 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