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冠军心中的神,终于被刘德华捧红

时间:2023-1-30 23:02:5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这是一篇迟到的好片安利。

它刚上映时,后台有零星毒饭提到。

如今,基本没有声响。

Sir觉得在它彻底“沉沦”前,值得一次呐喊。

时间拨回一个月前。

世界冠军苏炳添在今年参加奥运后发了一条微博。

不是庆祝,不是道歉。

第一句看似有些“无厘头”:

猜不到是谁?

没关系。

Sir借电影给你介绍。

《妈妈的神奇小子》

“妈妈”吴君如。

大家都熟,不用Sir多说。

“神奇小子”苏桦伟。

就是苏炳添口中的苏神:

15岁开始征战残奥会。

到08年北京残奥会结束时,已累计获得6枚残奥会金牌。

保持的2项世界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这是他的战绩。

但他的人,具体神在哪?

Sir这就为你们扒一扒。

01

神奇小子

第一神,他会走路。

对“正常人”而言,自从有记忆,自己就是会走的。

而对苏桦伟而言,走路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年,半岁的苏桦伟(梁仲恒饰)身患溶血性黄疸病。

苏妈(吴君如饰)医院。

不幸中的万幸,医生帮他脱离了生命危险。

却也留下麻烦的后遗症:

脑痉挛,可能永远都不会直立行走。

听说读写等能力均受到损伤。

最严重的是听力,只有正常人的一到两成,需要长期佩戴助听器。

“因为是脑痉挛的问题

到他这个年纪还不会走路

相信他以后能行走的机会很小”

苏妈从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甚至去工厂上班都带着他。

但即使这种保护力度,也随时会被人刺痛。

不是恶意,而是善意。

买饮料小卖部老板不愿收钱,说是请阿伟喝。

但镜头一转,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在旁边边喝边玩。

他们都付了钱。

一次次地被人另眼相待,被路人指指点点,被经济压力逼得喘不过气……

苏妈终于“疯”了。

她把六七岁的阿伟放在工厂流水线生产带上,要是他还不能走路,就陪他一起死。

紧急关头……

阿伟没能站起来。

苏妈关掉开关,看着呆坐着的阿伟,趴在生产带上嚎啕大哭。

再抬头,苏妈扑过去抱着阿伟又是一顿痛哭。

但这次,却是喜极而泣——阿伟独自一人扶着生产带站了起来。

第二神,他会跑步。

阿伟13岁。

苏妈在大街上看到残奥会的宣传,领着阿伟去报名。

却被告知参赛条件之一是年满14周岁。

苏妈和阿伟的眼神瞬间从顾盼生辉到空洞无物。

出门,右转,回家。

路过训练场。

阿伟看到训练中的几名运动员,突然发疯似地跑了过去。

一百米,两百米,三百米……

直到没有力气。

一旁的教练,被他矫健身姿吓到。

当即决定邀请他加入,跟其余三人进行男子4X米接力赛(T35-T38级)训练,并参加两年后的亚特兰大残奥会。

但。

还有难题在等着阿伟。

他跑直线可以,但跑弯道不行。

而且平衡性很差,连上下楼梯都有困难。

为了训练,在那段时间里,他们一家的餐桌上每天都有炒鸡蛋、煮鸡蛋、鸡蛋羹、鸡蛋煎饼……

最后如何克服?

Sir不剧透,想知道的毒饭可以去影院支持阿伟。

第三神,他比绝大多数成年男性跑得都要快。

绝不夸张。

阿伟第一次代表国家出征残奥会,在亚特兰大。

体育馆内,他跟妈妈打越洋电话。举目无亲,他哭到泪流满面。

支撑他的最大动力,是亲情:

爸爸和弟弟的打鼾声;妈妈式的加油打气。

挂断电话,来到赛场,发令枪响。

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

预备-接棒-跑。

“香港选手苏桦伟现在比较落后。”

“苏桦伟展现出了惊人的后劲。”

“三名选手几乎同时冲过终点,冠军究竟花落谁家,我们请……”

阿伟没余力去听什么慷慨激昂的解说。

在他耳边回荡的,是妈妈的声音:

“用力哭不如用力跑。”

最终,男子4X米接力赛(T35-T38级)的金牌,被阿伟与队友挂在胸前。

那年,他刚满15岁。

02

普通人

这之后,悉尼、伯明翰、雅典……

每一届残奥会和残疾人世界田径锦标赛上都有他的身影。

并且至少获得一枚铜牌。

“恭喜中国队选手苏桦伟夺得男子T36级米金牌。”

“赢得男子T36级米金牌的是苏桦伟。”

类似的解说,他开始听了。

不过并没用。

这改善不了他的生活。

比起奥运会,残奥会的社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kqhl/139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