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大捷,苟仲文究竟做对了哪些事

时间:2023-1-18 18:33:35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北京冬奥会它成功举办了!

●苟仲文做对了哪些事?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苟仲文局长他究竟做了些啥!

从去年东京奥运会到今年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已经成了网民绕不开的话题,因为中国代表团连打了两次翻身仗。夏奥会中国金牌数从里约的26变成东京的38,冬奥会从上届武大靖的独金变成北京的9枚。虽说现在的老百姓已经不像当年那么看重金牌了,但这一个奥运周期中国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这么多,苟仲文一定是做了一些正确的决策。

他究竟做了什么正确的事?我来告诉你,首先第一,苟仲文取消了几大王牌运动队的总教练职位。中国王牌运动队总教练都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业内领军人物,在行业内一言九鼎,一言九鼎也就意味着可以一手遮天。一手遮天可能带来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影响运动队的业务氛围,阻碍一些优秀教练员的上升通道,导致亲兵垄断的不正常局面;二是绝对的权力难免会带来腐败。

事实上我们看到了,刘国梁、周继红等人在离开总教练岗位后依然得到重用,而有的总教练却在上一个奥运周期提前退休或担任虚职了。

当初对苟仲文的这种做法,圈内一开始不乏质疑声,甚至有非常悲观的说法认为里约奥运只是中国体育滑坡的开始,东京可能更惨。这种说法的理由是苟仲文架空了一些业务干部,上位的外行太多。但现在回头再看,拿下王牌运动队的总教练,这几支王牌运动队的业务氛围和业务风气更正了(当然跳水和乒乓球风气一直很正)。至少除了中国女足之外,我们没有听到其他滥竽充数的奥运人选,而此前两届奥运会中,这种负面新闻太多太多了。

打破山头主义,让教练员全身心扑在业务上,是苟仲文的一大功劳。

苟仲文局长做的第二件正确的事,是在冬奥代表团大面积启用外籍教练,并迎来了以谷爱凌为首的一批转换国籍投入祖国怀抱的海外运动员。中国冬奥代表团共有教练不到80名,外籍教练达到51人,而中国获得的9枚金牌中,只有男子速滑、双人滑两枚金牌的主教练是中国人,谷爱凌、苏翊鸣、空中技巧以及短道速滑的7枚金牌全部由外籍教练率队完成。

谷爱凌成功的价值我在下一部分会重点描述,这里我就强调一点,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是从香港回归的,那时候我们对香港还没有管辖权;而中国羽毛球最初的崛起和几位从东南亚返回的华人教练息息相关。那时候中国体育极度缺乏经费,返国华人的赤子之心非常难能可贵,而现在国力增强了,给出的条件和待遇更好了,大批华人选手的回国不正是是祖国向心力增强的标志吗?

个别风凉话总会有的。我在朋友圈经常看到一句格言,“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在此郑重提醒大家,离这种人远一点,他们恨意太重,一旦发达了肯定飞扬跋扈,但这种心态大概率是不会东山再起的,最终他们会将恨意推向其他人,你没有陪他,他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事来。

●双子星给中国带来什么?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夸一夸谷爱凌和苏翊鸣的意气风发吧。

谷爱凌无疑是冬奥会的人气王,苏翊鸣的大红大紫也是触手可及。按照我的价值观,徐梦桃的励志故事更应该成为教育青少年的样本,连续参加了四届奥运会,各项世界杯冠军拿到手软,却总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经历了多次重大伤病,终于圆梦冬奥会,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故事?但徐梦桃的人气确实不如谷爱凌与苏翊鸣。

相对于其他奥运冠军,谷爱凌苏翊鸣人气更旺,原因有很多。第一,谷爱凌与苏翊鸣从事的是极限运动项目,更受青少年青睐;第二,谷爱凌不满19岁,苏翊鸣夺得金牌时还有三天才加冕18岁的成人礼,他们更具青春的力量;第三,谷爱凌与苏翊鸣在步入雪上运动的最初,并不是走的传统体制的专业路线,他们非常阳光自信,身上有更多的国际元素和跨界元素。甚至在面对失败时他们非常坦然,比如苏翊鸣对障碍技巧因裁判打分错失金牌的事情,看得很开。

谷爱凌与苏翊鸣的商业价值肯定会创造不小的奇迹,据不完全统计,谷爱凌的代言收入已经超过了两个亿,而苏翊鸣的经纪公司也公开表示,他们已经拒绝了多个不适合苏翊鸣的广告代言。目前这个时代流量为王,梅罗的存在让一批实力派球星没有达到应该有的光彩,同样,谷爱凌与苏翊鸣人气爆棚,势必也会遮挡其他奥运冠军的光芒。

但谷爱凌与苏翊鸣的大红大紫,总能改变当今中国偶像来自男团女团的单一架构吧。“演艺圈苦小鲜肉久矣”,他们唱着烂歌,却霸占着音乐榜,他们演技平平甚至拙劣,却拿着匪夷所思的片酬。和他们相比,谷爱凌与苏翊鸣至少是货真价实的实力派。

谷爱凌爆红后,网上流传着一种非常荒唐的说法,说谷爱凌无非是靠着父母资源以及背后团队的人脉运作,才有了今天。看看,这就是演艺圈男团女团霸屏带来的遗害,被综艺节目洗脑了之后,就会认为什么都是可以包装出来的,奥运冠军也能靠打榜刷单刷出来。望子成龙的乔丹、贝利鼻子都气歪了,原来自己儿子没成为球星是自己人脉不够。

有的人只看到谷爱凌每天睡够10个小时,却不知道在美国集训时谷爱凌总是来得最早离开得最晚;只看到苏翊鸣曾一度投身演艺圈,却没有看到他10岁时能获得参演智取威虎山的机会,是因为他当时的滑雪视频把徐克震到了,他早把滑雪融入到血液当中。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样货真价实的实力派偶像才配得上鲜衣怒马、踏破凌霄的成语。

●冬奥会能给中国足球什么启示?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夸一夸中国男足,他不再顶嘴了。

冬奥开幕前,女足连续两场比赛从逆境中杀出登顶亚洲杯,一时间,网络上对男足的嘲笑讽刺满天飞。咦,这次男足圈没有人站出来顶嘴了,中国足球终于让我找到了亮点。

冬奥会男子空中技巧团体赛,因为贾宗洋的失败,中国与冠军无缘。当时中国出战的运动员除了贾宗洋,还有齐广璞与徐梦桃。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年过三十,第四次参加冬奥会,所有荣誉都拿过、独缺奥运金牌。齐广璞徐梦桃还好,后来拿到了男女个人金牌,贾宗洋个人决赛落地又摔了,再次无缘奥运金牌。但贾宗洋是条汉子,除了祝贺队友登顶外,一句多余话都没有说,他没有遭遇网暴,即便遭遇网暴,我相信贾宗洋也不会站出来拿自己身体内22根钢钉说事儿。

刘翔当年被网暴时冤不冤、痛不痛?两个奥运周期、整整8年时间,刚把状态练到顶峰,伤病来了,刘翔的委屈比谁都多,但遭遇网暴时,刘翔可曾怼过一次网友?

短道速滑男子接力孙龙失误了,他遭到了网暴,但除了道歉之外,他没有做任何解释。要换了年之前的中国男足,那还不写一篇小作文出来。

失败了就闭嘴,这是冬奥会给男足带来的第一个启示,但不是最重要的启示,最重要的启示是:运动员要进步,必须努力,必须勤学苦练。我的天呐,这个基本常识,都需要提醒男足。

这段时间,我有不少同行替男足队长吴曦鸣不平,纷纷表示吴曦是男足队员里公认的刻苦拼搏的典型。这个事实我同意,但我必须讲出另一个事实,吴曦的刻苦努力放在中国奥运代表团里,屁都不是。徐梦桃与齐广璞的终成正果,双人滑冠军比赛结束时喷薄而出的泪水,如果现在有人站出来讲讲他们过去四年吃过的苦、忍受的痛、付出的极致努力,吴曦的那个努力也好意思叫努力?

我要表达的一个观点是,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是从球员到教练的不努力不敬业。不要扯什么青训,青训不好你们就可以不努力吗?90年代青训好的时候,你们为什么被日本直线超车呢?高峰、彭伟国、徐弘三位所谓的球星为什么从98年起不到30的黄金年龄就淡出国家队?当时一位足坛名宿告诉我,“高峰和彭伟国喝大酒喝的,徐弘那肚子,转身比牛都慢。”

孙准浩的日常训练被中国国脚集体点赞,除了点赞你们是不是应该感到脸红?现在中国足球这帮不争气的懒汉,总拿青训说事,教练员不反思自己的训练,球员不反思自己的努力,他们那意思就是,青训底子好了,不需要努力,青训底子不好,努力也没用。日韩球员成年后还那么刻苦,纯属脑子有病。

有一种努力叫假努力,比如高考的学生,平时不努力,高考时绞尽脑汁;比如国足,输球后表示自己拼尽了全力,他们的确拼了90分钟,但前面的天一直在混。徐梦桃从来没想过四年训练混日子、到比赛再拼全力一跳,跳不过就说尽力了,自己就这个水平。

我今天说一句话,中国球员的训练刻苦程度与日韩职业球员有巨大差距,哪位教练员和队员敢站出来反驳,我贺字倒着写。

12强赛输给日本后,我听说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武磊办理回欧洲机票时,旁边有十几个日本球员也准备返回欧洲,然后一堆人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实力不如日本”。我惊呆了,居然还有这种逻辑?有人问我为什么没有杨毅有钱,我回答道,因为杨毅的钱比我多。有人问我为什么那所重点中学教学质量高,我说因为他们每年很多考到北大清华的。

日本海外球员多,难道不是日本足球水平高的结果吗?什么时候变成原因了?这一帮人激动的,终于找到症结了,然后整一堆球员准备留洋,好像把人头数凑得接近些,离打败日本就更近了。

不仅懒,而且还蠢。我呸!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kqhl/139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