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小天代言的海澜之家广告最让人印象深刻——跳舞,在门店里跳舞,在商场里跳舞,在试衣间里跳舞,嘴角是疯狂上扬的,奔跑是最大幅度的。他甚至打出三个响指,唤出影分身之术,三个印小天一起跳舞,身着花花绿绿的衣服。 文 徐晴 编辑 萧祷 运营 一凡 很难说“土味”广告具体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或许是在你打开电视,看到一个长发白裙的女孩被美洲豹不懈追逐,问出“为什么要追我”的时候。或许是看到赵本山的脸突然放大,说“地球人都知道”的时候。又或许是你在吃晚饭,听到一个稚嫩的童声大喊“羊羊羊”,你缓了一口气,想把脑海里的品牌名甩掉,却发现紧接着下一个广告是一串被唱出来的数字——“--8”——的时候。也很难说清楚“土味”广告到底“土”在哪里。它们往往拥有一句朗朗上口、连说带唱的广告语,一个时下很红的明星代言人,一段出其不意的歌舞表演,或追逐游戏……每当你想起它时,脑海里浮现的不仅是一个声音,还有它的画面、场景,度立体循环放映。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几句能脱口而出、声画结合的“土味”广告词,当你略带羞耻地念出上半句的时候,总会有人难以控制住地接上下半截,然后,红透了脸。 直接的广告语 21世纪开始至今,两个老人形象总是会在春节前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几乎从没变过。同样没变过的是他们扭动的动作,在不同的场景里,他们从左扭到右,或是从右扭到左。不同的是每一年的衣着——有时候是西装礼服,有时是夏威夷草裙,还有的时候穿着家居着装,但都伴随着一个沙哑的声音唱:“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爷爷奶奶在广告里的“变装舞蹈秀”异常洗脑。图/视频截图 广告,从来就是靠广告语打天下的领域,复述、洗脑虽然是脑白金市场推广中饱受诟病的部分,但也一直被有些品牌看作“朗朗上口”,值得复制。初始版的“恒源祥”广告也几乎是一个带声音的ppt,绿色的草原和羊群行动的镜头撑起15秒钟,结尾处一个男声念出品牌名,一个童音大喊:“羊羊羊”。在年奥运会期间,恒源祥作为赞助商,还把广告里的“羊羊羊”替换成了“鼠鼠鼠”“牛牛牛”“虎虎虎”“兔兔兔”……超长的时段里,把十二生肖喊了个遍。实际上,大陆地区的商业广告起自于年,一开始试图喊口号的是外资企业,他们尤其努力顺应潮流,主动把广告语跟主流的口号结合起来。比如日本电器品牌索尼的广告语是,“将以卓越的电子技术,对中日友好做出贡献”;英国品牌铁达时表是“为人民服务,为大众计时”。国内的广告标语也不甘示弱,一开始就直接反映了时代脉络和思潮。珍珠霜的广告语是“国内首创,驰名中外”;年飞跃电视的广告语则是“飞跃目标——世界先进水平”——虽然有吹牛的成分,但确实迎合了人们当时的价值观。这种状况持续了许久。年后,国家允许国营、集体、个体、合资广告经营和竞争,商业广告自此被打开了一丝缝隙,为追求高效,广告片开始向简明和易于传播的风格发展。无论是在报纸刊物、墙体广告,还是电视广告里,大量朗朗上口、方便记忆的“土味”广告语出现了。娃哈哈纯净水的“我的眼里只有你”至今仍被品牌看重,“农夫山泉有点甜”和雪碧的“晶晶亮,透心凉”还是让人过耳不忘。相比之下,红牛饮料喊出的“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人头马酒打出的“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和“饿了就吃士力架”更加直接,也更加“简明”了。 新奇的故事 也有广告试图讲故事。悠长的小巷里,一个戴着黑色瓜皮帽的小男孩,在吃完一碗黑芝麻糊后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他的身边,穿着朴素衣掛的商贩大姐,在昏黄的灯光下,又多给小男孩舀了一勺芝麻糊。这是年的电视广告《南方黑芝麻糊——怀旧篇》,大姐给小男孩擦去嘴角芝麻糊的动作,尤其收到好评,那是立足于乡土地缘的邻里情感的体现。至今,南方黑芝麻糊新版的广告里还保留着原来的一些场景。 ▲广告里的小男孩一碗接一碗地喝,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馋疯了。图/视频截图 那时广告里的“土”还是乡土气息,在飞速城市化的年代,人们怀念过去,怀念还没有被钢筋水凝土隔绝的邻里温情,种种元素唤醒了许多人关于乡土生活的回忆。90年代前后也是广告业的黄金时代。在这之前,年的除夕夜,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广告史上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参杞补酒。据当年的制作人回忆,广告分为三个片段:第一段是有人买参杞补酒,第二段是带着酒去长辈家,第三段是长辈见到酒很高兴。这个套路在今天看来并不稀奇。但除了使用16毫米彩色胶片摄制的技术高度,讲故事的广告形式已经让当时的许多观众惊讶。紧接着,年,广东电视台播出了“强力荔枝饮料”广告。广告里,杨贵妃看到快马加鞭送过来的新鲜荔枝,露出满意的微笑,画外音响起:“品尝新鲜荔枝味,无须等到果红时”,同时,罐装强力荔枝饮料出现在屏幕中央。它借用的正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历史典故。年,香港影视广告公司为润迅寻呼机制作的广告片则以“烽火戏诸侯”为灵感。长城脚下,万马嘶鸣,战争即将爆发。在悠悠的音乐声中,一位女子站在城楼上向下看去,微微一笑。镜头拉远,“一呼天下应”五个大字浮现。同时出现的,是润迅寻呼机的品牌字样。在这两则广告中,历史典故里原本的讽刺意味被完全颠覆,故事新编又带梗。“强力荔枝饮料”广告在年全国第二届广告作品展上获得了一等奖;“一呼天下应”让年才成立的润迅通讯在短期内广为人知。 ▲除了“一呼天下应”的广告语,这个眼神也让人记忆犹新。图/视频截图 有网友感慨:“90年代的许多广告,无论是创意、画面,还是音乐、故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广告业的黄金时代,“土味”而不是“土气”能带来收入——商家取得好的宣传效果,电视媒体得到巨额广告费。年,中央电视台开始招标黄金时段广告,招标后,央视的广告收入由年的5.6亿元,飙升到了年的48亿元。 背书的名人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有文化研究者发现,广告里出现了一种新的人物形象——“成功者”。在巩俐为美的空调代言的广告片里,巩俐不是野性的九儿,也不是打官司的农村主妇,她穿着白衣在空调的风中微笑,传达现代女性“美的生活,美的享受”的消费理念。而在濮存昕演绎的广告里,他穿西装,打领带,手持商务通手机,自信且放松地说道:“有品,有型,才有面子。”“成功者”的出现是一个风向标,“马上行动”“立刻享受”“帝王般的享受”“贵族专享”,这样的词汇大量出现。名人与词汇组合起来,刻画着品牌的受众人设,如文化学者王晓明先生的描述:“他很有钱,开着簇新的宝马车去自己的办公室;他也可能在美国留过学,养成了西式的习惯,在怀里揣着即将与外商签订的商业合同……他还很讲究生活的情趣,周末打几杆高尔夫球,晚上还要去听交响音乐会……”名人代言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市场效益,濮存昕代言的两款手机,在年营造了6个亿的销售神话。 ▲直到现在,的“成功人设”广告还在B站被年轻人疯狂玩梗。图/视频截图 港台明星成了企业们青睐的对象。他们或漂亮英俊,或性感迷人,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话题。周慧敏的脸、莫文蔚的腿、刘德华的鼻子、周润发的微笑、梁朝伟的眼神,都进入广告里,成为与商品有关的符号。不止影星,球星、运动员、文化名人,也登上广告舞台。体操王子李宁代言了健力宝,郭晶晶、田亮、姚明分别代言不同商品或服务。洗衣粉、尿不湿、牙膏牙刷、药剂护肤品,乃至汽车房产,各类商品都拥有了至少一位名人站台。伴随名人出现的,还有“追逐场景”。雅客维生素糖果广告里,周迅对着镜头说:“想吃维生素糖果,跟我来吧”,人群蜂拥其后;雪碧广告中,青年人聚集街头,跟着张慧妹、周杰伦跳嘻哈舞蹈。也有不少名人配合了“土味”广告的面世。印小天代言的海澜之家广告最让人印象深刻——跳舞,在门店里跳舞,在商场里跳舞,在试衣间里跳舞,嘴角是疯狂上扬的,奔跑是最大幅度的。他甚至打出三个响指,唤出影分身之术,三个印小天一起跳舞,身着花花绿绿的衣服。 ▲印小天的魔性舞蹈。图/视频截图 任静、付笛声夫妇代言的妇炎洁广告时间很短,几秒钟的时间里,他们相互依偎,对视一眼后看向前方,说了八个字:“妇炎洁,洗洗更健康。”“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这句话似乎只有从李连杰口中说出才有信服力。柒牌男装的广告片里,李连杰站在山巅,打了一套拳,天空中风云变幻,他语气坚定,表情坚毅。这三则广告都与一个人有关——叶茂中,一个常年佩戴一顶印着“红五星”的黑色帽子的男人,作了大量的消费者调研工作,开始标榜自己的“中国式思维”。实际上,中国的广告行业自21世纪初期便分出了两个流派:4A派和本土派。前者是美国广告代理协会的缩写,专注于故事、理念、品牌;后者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