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防治牙周疾病,莫陷误区之中

时间:2018-8-14 23:14:1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误区1

人老了一定会掉牙的!老掉牙是自然现象

解析 牙齿脱落多由牙周疾病导致,需注意防治。

在牙周健康的前提下,只要护理得当,牙齿可以伴随一生,不会随着年龄发生松动脱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的健康目标,是指80岁时拥有20颗牙齿,以保证正常的咀嚼功能。

误区2

牙龈出血是因为上火

解析 牙龈出血误当“上火”处置可能造成严重牙周炎。

牙龈出血是牙周疾病的症状,其根本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中医所谓的“上火”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可使原本存在的牙周炎症加重,但不是牙龈出血的根本原因。

误区3

洗牙会导致牙缝增大、牙齿过敏、更易长牙石

解析 洗牙可以预防牙周疾病,建议每半年或1年洗1次牙。

合理的洗牙只是针对牙结石等,对牙齿没有伤害。之所以感觉“洗牙导致牙缝增大”,是因为把牙结石去除干净后,原本就存在的牙缝隙显露出来。牙龈消肿后,牙缝也会比牙龈肿胀时更加明显,但消炎的牙龈是健康的。

虽然洗牙是控制牙周疾病的重要方法,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洗牙,如妊娠期妇女(尤其是妊娠期的前3个月和后3个月);活动性肝炎及结核患者;严重的心脏病或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及未受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急性牙周脓肿并未控制的患者;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异常;艾滋病等。这些患者应该慎重选择洗牙时机,待一般情况稳定后方可进行。

误区4

得了牙周疾病,吃点消炎药就行了

解析 治疗牙周疾病应以口腔专业操作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牙周疾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但“牙菌斑”的结构相当严密,呈现为密密的、互相关联的“网”状。要想破坏这样牢固的菌斑,单纯使用抗菌药作用很差。只有用机械方法(洁牙等)把牙菌斑和牙结石去除掉,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牙周疾病发展。如果患者炎症处于急性期和较严重的状况,可在做完牙周常规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配合使用一些抗菌类药物辅助治疗。

安卓客户端

苹果客户端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模拟试题现已上线,长按识别







































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郝万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jbby/74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