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有哪些症状 http://m.39.net/pf/a_4844670.html 感染性疾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疾病,疱疹性口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和冠周炎是最常见的急性感染。 1、口腔感染性疾病用药: 1.1-口腔病毒性感染用药 1.1.1-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herpeticstomatitis)是口腔常见的病毒性口炎。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常见于婴幼儿。患者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特别是牙龈充血水肿明显,黏膜出现簇集性小水疱,小疱破裂后形成浅溃疡。 用药局部治疗: 选用氯己定、聚维酮碘、依沙吖啶或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可用氯己定、溶菌酶、西地碘片等含化。唇疱疹局部用阿昔洛韦、喷昔洛韦软膏或酞丁安乳膏局部涂布。唇疱疹继发感染时,可用温的生理盐水、依沙吖啶或氯己定溶液湿敷。全身抗病毒治疗可选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的口服制剂。 1.2-口腔真菌性感染用药 1.2.1-念珠菌口炎 念珠菌口炎(candidalstomatitis)是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是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口腔念珠菌病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 1.2.2-鹅口疮 鹅口疮(thrush)常发生于新生儿、艾滋病和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可见白色丝绒状斑片。 1.2.3-抗生素口炎 抗生素口炎(Antibioticstomatitis)多见于成年人,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关,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肿瘤化疗后等。以舌黏膜多见,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中部乳头萎缩。 1.2.4-念珠菌白斑 念珠菌白斑(candidalleukoplakia)常见于口角联合区、颊黏膜、舌背及腭部,常表现为颗粒状白色斑块。此型患者应警惕癌变。吸烟的患者应该戒烟。 1.2.5-义齿性口炎 义齿性口炎(denturestomatitis)多发生于戴义齿的患者。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侧面接触的腭、龈黏膜,表现为义齿承托区黏膜广泛发红,形成鲜红色弥散红斑,红斑表面可有颗粒增生。 药物局部治疗: 用碳酸氢钠溶液含漱,甲紫溶液及制霉菌素糊剂局部涂布。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可选用咪康唑、克霉唑及氟康唑。对氟康唑耐药的感染可选用伊曲康唑治疗。 1.2.6-口角炎 口角炎(angularcheilitis)是发生于口角区的炎症总称,以皲裂、糜烂和结痂为主要症状。多由维生素缺乏,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老年患者口角炎多与咬合垂直距离缩短有关,口角区皮肤发生塌陷呈沟槽状,导致唾液由口角溢入沟内,故常呈潮湿状态,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 药物局部治疗: 口角区病损用依沙吖啶、氯己定溶液湿敷,去除痂皮后,涂布甲紫溶液。在渗出不多无结痂时,可用金霉素软膏局部涂布。对真菌性口角炎可加用达克宁软膏。针对引起感染性口角炎的诱因,应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1.3-口腔细菌感染性疾病用药 1.3.1-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acutenecrotizingulcerativegingivitis)是局限于牙龈的坏死性炎症。重度患者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和触痛,唾液增多,低热等。坏死区涂片瑞氏染色可见大量的梭形杆菌和螺旋体。 药物治疗主要采取局部处理: 轻轻去除大块牙结石,用3%过氧化氢溶液擦洗。并给予氯己定溶液含漱。重症者可口服硝基咪唑类药物。 1.3.2-牙周炎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和破坏。 药物局部治疗: 以局部治疗为主,采用洁治术、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清除局部致病因素,治疗后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局部冲洗。 同时要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签或牙间隙刷,以长期控制菌斑,保持口腔卫生。 重度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伴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牙周炎患者需辅助全身用药和局部药物治疗,可选用的药物如硝基咪唑类、四环素类。 局部用氯己定、西吡氯铵溶液含漱等;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采用硝基咪唑类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 1.3.3-牙周脓肿 牙周脓肿(periodontalabscess)是位于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组织中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一般为急性过程,也可为慢性牙周脓肿。治疗原则是止痛、防止感染扩散以及使脓液引流。在脓肿初期脓液尚未形成前,可清除大块牙石,冲洗牙周袋,将碘甘油引入袋内,必要时全身给予抗菌药物或支持疗法。当脓液形成出现波动时,可根据脓肿的部位及表面黏膜的厚薄,选择从牙周袋内或牙龈表面引流。袋内引流可用尖探针从袋内壁刺入脓腔,切开引流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用尖刀片切开脓肿达深部,切开后用氯化钠溶液彻底冲洗脓腔,然后局部使用碘甘油。切开引流后的数日内应让患者用氯已定溶液含漱。 局部用药: 氯己定、西吡氯铵、过氧化氢、聚维酮碘溶液、米诺环素软膏。重度牙周脓肿、多发性牙周脓肿,应使用全身药物治疗,可用硝基咪唑类,四环素类,也可硝基咪唑类与阿莫西林联合应用。 1.3.4-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acuteapicalperiodontitis)发生于根尖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性疾病。根据脓肿所在的部位分为: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和黏膜下脓肿三个阶段。 治疗: 治疗首先要开髓、拔髓、开放引流,迅速消除急性炎症。当移行沟变平有明显波动感时脓肿切开引流。 药物治疗: 同时全身给予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疼痛的患者可给予氨酚待因等止痛药。 1.3.5-冠周炎 冠周炎(pericoronitis)正常萌出或阻生的牙齿,在萌出的过程中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称之为冠周炎。其中以下颌第三磨牙的冠周炎最为常见。好发于18-30岁的年轻人,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的形式出现。急性发作可以分为两型,局限型和扩散型。当感染向邻近潜在的间隙扩散时,可发生蜂窝织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甚至颌骨骨髓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药物局部治疗: 对于局限型冠周炎强调及时的局部处理。用过氧化氢、氯化钠、氯己定溶液反复冲洗,清除龈袋内的食物碎屑、坏死组织和脓液,擦干局部,用探针蘸碘甘油导入龈袋内,每日2-3次。用呋喃西林或氯己定溶液漱口。 对于扩散型冠周炎除局部处理外,应根据分泌物的细菌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全身支持治疗,可口服或静脉输入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龈瓣附近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放置引流条。 急性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及时处理病灶牙,如手术消除盲袋,牙齿导萌,拔除阻生牙,切除瘘道,刮尽肉芽等。 注: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留言联系平台管理删除,感谢原创作者的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文末留言吐槽口腔医考中心 千万牙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