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佳保健在线手足口预防知识知多少

时间:2021-3-31 18:48:1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每年的4-7月为发病的高峰期,5、6、7月手足口病发病数分别占全年发病数的23%、20%、11%,且隐形感染者较多。

不少家长一听到手足口病就闻风丧胆。上周,小编带孩子去打疫苗,挂号窗口那儿有个家长抱着孩子问:“我儿子脚上有个小疹子,能打疫苗吗?是不是手足口病呀?”

旁边的家长一听,下意识地都抱着孩子赶紧后退,远离那个“危险源”,这万一被传染了可就麻烦了。

只见医生隔着窗口仔细检查了孩子的手心、脚底和口腔后,笑笑说:“这个不是手足口病。”

有好多疾病的病症都跟手足口病相似,很多家长都辨别不出来。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分辨与手足口病极为相似的4种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丘疹性荨麻疹、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疾病?怎么做才能真正预防?万一孩子患病,该如何治疗护理?手足口病,其实是一种常见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出疹性疾病,表现为口腔疱疹、发热及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可伴有腹痛、腹泻、头痛不适等症状。其病原多达几十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EV71。

学龄前儿童是最易感染手足口病的人群。患儿发病时,多先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现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红疹、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年长儿童会诉头疼等症状。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一般过程:

·潜伏期3-7天;

·发热、腹痛、肌肉酸痛、咽痛、头痛等伴随症状出现;

·2-4天后出现口周及口腔内疱疹和手、足、臀部典型皮疹;

·1-2周后痊愈。

但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过于恐慌。要知道,绝大多数手足口病都是轻症,它和感冒一样,都是自限性疾病。没有并发症时,轻症手足口病可在一周左右自行痊愈。爸爸妈妈要多注意家庭护理,若有并发症时,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密切观察病情。

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7天。该病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容易与手足口病混淆。

区别点1.疱疹位置不一样

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区别点2.疹子特征不同

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手足口病VS水痘

手足口病多是由肠道病中的柯萨奇16病毒引发,而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

区别点1.长“痘痘”的位置不同

手足口病的“痘痘”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和脚部,同时伴随口咽或口腔溃疡症状。

水痘属于全身症状,一般“痘痘”遍布全身,以前后胸、腹背部最多,此外,头皮上、脚底下、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痘痘”。

区别点2.疹子不太一样

手足口病的疹子个小且颜色更红些,痒感不明显。在低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上的疱疹,大约1-3mm大小,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溃疡,灼痛感很明显;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一般为7-10天。

水痘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一般病情会持续1—2周。

区别点3.伴随症状不同

手足口病患儿一般有咽喉肿痛、因咽痛导致拒食的现象。

水痘患儿没有这种现象。

手足口病VS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麻疹是过敏性皮肤病,大部分是因为昆虫叮咬后出现水疱、丘疹等皮疹症状。

区别点1.水疱特征不太一样

手足口病多为大米性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看起来比较干瘪,不痒,多见于指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等部位。

丘疹性荨麻疹的水疱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大小不等,摸起来较硬,周围无红晕,患儿多会剧烈瘙痒,可群集或散布,多见于胸背和四肢。

区别点2.伴随症状不同

手足口病多不发痒,一般不会过度影响宝宝睡眠。

丘疹性荨麻疹往往伴随剧痒,以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手足口病VS口腔溃烂

一般的口腔溃疡是疱疹病毒引起,以溃疡为主。而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所致,以疱疹为主。

区别点:发病症状不同

手足口病的症状是手心、脚心、口腔、臀部都有小红疹,而且伴有发热现象。

口腔溃疡的症状就是口腔、喉咙、软硬鄂、上下唇内侧等处有小红疹,大多不发热。

无论哪种症状,家庭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发热的护理

关于宝宝发热,我们讲过很多次了,总结起来就两句:合理使用退热药,同时保证充足水分的摄入。

皮疹的护理

·尽量让宝宝皮肤少受到摩擦:穿轻薄,柔软,透气的衣服,使用轻薄的尿布,垫单等。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疱疹破裂继发感染者,局部可涂抗菌素软膏。

·如果孩子皮肤瘙痒,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症状。

口腔的护理

口腔疱疹很痛,宝宝一般会出现进食困难的情况。

我们应该:

·避免喂酸的、烫的食物。

·为他准备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和能量,奶、粥、绿豆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将食物放凉一点或者冰镇会更容易接受。

·保持宝宝口腔清洁,清水漱口,避免继发感染。

药物治理

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物来缩短病程,不需要使用抗病毒治疗。爸爸妈妈千万不要主动要求医生给宝宝使用抗病毒药物哦!

·病毒唑不但对手足口病无效,还有血液系统损害的风险,不要使用。

·另外所谓抗病毒口服液等中成药由于有效性和安全性不明,也没有必要使用。

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很低,大约0.3%,也就是说大约个手足口病的孩子中有一个重症患者。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出现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性增加,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高热持续不退;

·精神差、嗜睡、昏迷、烦躁不安;

·肢体抖动、瘫痪、抽搐;

·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四肢冰凉、皮肤发花;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发青。

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率很低,家长了解预警信号,及时就医即可,不必过于紧张。面对问题,镇定下来很重要。

手足口病之所以被妈妈们所重视,甚至是对之产生恐慌,是因为它的传染性强,特别是孩子比成人更易生病,重症患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所以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病第一步

①及时洗手

在接触鼻和口前、进食及处理食物前、接触水疱后、如厕后……都要洗手。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咳嗽及打喷嚏后)也要洗手。在更换尿片及处理被污染的物件后同样还是要洗手。

②避免接触病人

当学校爆发手足口病期间,避免集体活动。减少人手调动,尽量安排同一组员工照顾同一组学生。避免与患者有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③注意防护和隔离

打喷嚏及咳嗽时,用纸巾掩盖口鼻,随后彻底洗手。将染污的纸巾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不要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发病后,患者需隔离2周。

④物品消毒不可少

日常要注意消毒,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1.室内空气通风措施: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每日通风3-4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地面、墙壁消毒措施:对污染地面、墙壁用84消毒液(mg/L)进行喷洒消毒,作用15分钟。

3.物体表面(含玩具、学习用品)消毒措施:门把手、床围栏、座椅、台面、玩具和学习用品等物体表面用84消毒液(mg/L)擦拭消毒,作用15分钟。

4.污染物消毒措施:患儿的排泄物、呕吐物等最好用固定容器盛放,并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混匀后浸泡15分钟。被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的地面,喷洒84消毒液作用60分钟后清理。

5.衣物、被褥等消毒措施:患儿的衣服被褥需单独清洗,用70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患儿所用的毛巾、尿布等每次清洗后煮沸5分钟。

6.奶瓶和食餐用具消毒措施:患儿的奶瓶、奶嘴应该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

7.厕所、卫浴间消毒措施:患儿使用后的坐便器、便池,用84消毒液(mg/L)擦拭,作用15分钟。并用84消毒液(mg/L)浸泡过的拖把进行再次擦托后,用清水清洗。卫生间拖把应专用。

8.手消毒措施:手的消毒用0.5%碘伏溶液作用2-3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看护人给患儿换尿片、处理粪便后要按正确方法洗手并消毒。

二、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有家长问,“手足口疫苗”值得接种吗?副作用会不会很大?

确切的讲,现有的疫苗是EV71疫苗而不是全覆盖的“手足口病疫苗”。因为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种,我们目前的疫苗只能对EV71产生作用。

EV71疫苗的副作用,主要是局部红斑、局部硬结和疼痛,部分孩子接种后出现发热,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总的来说,EV71疫苗安全性好,可以接受。

手足口病的预防,大家牢记15字防病口诀就可以了:“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别以为成人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其实成人也一样可以患手足口病,但往往症状比较轻微,并发症也罕见。

这里我想提醒爸爸妈妈的是:如果家中有成人患上手足口病,也一样会有传染性。所以,不仅要日常注意给宝宝建立“防线”,爸爸妈妈自己也要做好预防工作哦!

招生信息

我们为0-3岁孩子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早教课程,促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早教国际全托班、半托班(6-36个月,周一至周五)

早教亲子班(0-6岁,周三、周五上课)

入园前亲子过渡班(2-3岁,4大能力顺利过渡)

招生热线

(吴园长)(连主任)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bfz/107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