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白梨影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在去年刚刚播完。 女孩们讨论最多的,除了麦瑟尔夫人和出轨丈夫的情感进展,恐怕就是她在剧集里每一次出现时的精心装扮了。 在第一季里,麦瑟尔夫人还是一个家庭主妇,她竭力做一个完美妻子。 每晚,在丈夫睡着之后,起身去到卫生间卸妆。天还未亮,丈夫还没睡醒的时候,再化好妆等待丈夫醒来。丈夫见到的她永远是精致、美丽的。 到了第三季,麦瑟尔夫人早已不再是一个每天围着丈夫转圈圈的女人,转变为一名小有名气的脱口秀演员。 但不变的是,她对自己装扮极高的要求。 一场给士兵的表演结束后,她被邀请参加晚宴,但她坚持认为自己需要再换一身衣服,尽管时间很紧张,她还是赶回家拿了衣服。 刚开始,我和很多女孩一样为此感到不解。一个原本已经很优秀的女人,为何还要在外形上对自己如此苛刻。 但是后来我明白,我们所困惑的地方“女人为何非要让自己美丽”在麦瑟尔夫人那里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在韩剧《请回答》里,有这样一个镜头。还未上幼儿园的小女孩,拿着妈妈的口红笨拙地往嘴上擦。 我们看到之后不禁一笑。随后感叹,爱美在女孩那里,是一个长在骨子里的性情。 同样,美丽在麦瑟尔夫人那里,是一项她愿意为此倾注心血的事业,不为其他的东西,只是因为自己想要做。 在我们身边很多女孩身上,很少会看到像麦瑟尔夫人这样爱美,又活出自己独特魅力的模样,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找不到自己的美,慢慢丢掉了骨子里的东西。 缺乏美丽意识的我们,究其根本,可以说是这三点原因。 01 中国女孩心中传统的中庸思想 麦瑟尔夫人的美是刻意为之的。 在自己的婚礼上,天生能说会道的的麦瑟尔夫人,兴致勃勃地发表了一段讲话,她说自己为了穿上这件婚纱,整整三个星期都在饿着肚子。 她张开双臂,向人们展示她的腰身,这件婚纱在她身上服帖极了。 大方、刻意、明确地表露自己对美的执着追求,这在中国女孩那里很少见到。 我们从小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的中庸思想的影响,就是要“平庸、折中、调和”。 中庸思想出自儒家,但它的本意却并不是这几个词的意思,只是在后来民间的流传中演化成了这样的含义,被下层百姓吸收,一直影响至今。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从小被教育以“朴素”为美,就是在邋遢和精致之间的那个地方,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太好。 我们中学校服的样式——男女相同,又简单的款式,可以说是这种观念最突出的呈现。 而麦瑟尔夫人却是非常明确地认为,自己就是要做最美的那一个。 剧中有个情节,麦瑟尔夫人一家人前去度假,在那里举办着一年一度的泳装比赛,作为连续八年的泳装冠军,麦瑟尔夫人因为离婚不能再参加比赛,但是可以给下一位泳装冠军佩戴彩带。 麦瑟尔夫人对此很不甘心,她坚信自己是这些女人们中身材最好的,在给冠军颁奖时,她刻意摆了一个非常凸显自己身材的姿势,一点不客气地抢了别人的风头。 在我们的电视剧中,女主角的人设经常是那个长相好看,但着却穿着普通的衣服,尽量不让自己惹眼的那一个。 《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楚雨荨,在长相上压倒众人,但她却刻意让自己普通和低调。 尤其明显的是在一些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中,女主角往往勤劳善良,而衣着外表却是非常得朴实无华。 常常是一些品行不端的女人,才会穿着美丽的裙子得意洋洋地走着、跑着。 这些都在有意无意地告诉女孩们,只有你没有那么显眼,没有那么刻意追求美的时候,才是美的,才会被大家认可和喜欢。 在马斯洛需求理论当中,他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便要向更高的需求迈进——尊重的需要,即渴望被肯定和认同。 为了获得大众的认可,女孩们便放下了心中对美的执念,转而去追求一种名为“朴素”的美。 而麦瑟尔夫人却从没有想过这些,追求极致的美在她那里是件很正常的事。 02 一个不那么爱美的妈妈 当我们在困惑,麦瑟尔夫人为何在做卖口红的柜台小姐时,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来哪个客人适合哪种颜色的口红? 她又为何可以为了美多年坚持如此自律的生活时,镜头里同时出现了她和她的妈妈。 她们一块在老公熟睡后去到卫生间,用同样的步骤护肤,整理发型,然后再回到床上,看到丈夫还在甜甜地睡着,她们也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 在我的家里,从小我和妈妈一块用“郁美净”擦脸。 我甚至不知道护肤品是分成人和小孩子的。 直到包装上的小女孩引起我了的注意,直到在澡堂看到有些妈妈在用“大宝”,这时才明白,我的妈妈用了小女孩专属的“香香”。 在一些中国家庭里,妈妈们很少有各种类型的护肤品,化妆品也是相当简单甚至没有。 年轻的时候是没有条件买,后来有条件了,却没有人教她们用。 在她们的少女时期,大家都还处于满足温饱的阶段,故而没有条件去买一条美丽的花裙子或一支口红,而她们的妈妈还一心想着怎么把孩子拉扯大,也没有心思去教她们如何变美。 马克思的经典语录,被我们背得滚瓜烂熟的那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放在这里格外得合适。 在物质条件还没有满足的条件下何来的美呢? 一个妈妈会影响一个女儿,我们在不爱美不会美的妈妈的影响下,也长成了一个对护肤品,化妆品,色彩,花裙子不够敏感的女孩。 因为,对事物的敏感度是从小培养的来的。 我们知道,莫扎特在音乐上极有天赋,在很小的年纪就已经可以作钢琴曲。殊不知,他的爸爸就是一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爸爸带着学习音乐,如此的耳濡目染,是造就他在音乐上如此有“天赋”的很重要的原因。 同麦瑟尔夫人相比,我们从小就缺少对美丽的容貌,合比例的身材和服饰搭配的明确的概念,也没有把保持身材当做一项持续坚持的习惯。 成年之后,即使有意识想要变美,也不像麦瑟尔夫人那样游刃有余和理所应当,而是会感到麻烦和困难,无法将变美当做是一件可以让自己轻松愉快的事情。 03 东方女性“不想长大”的心态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是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但愿人们给她开放未来,她就再也不会被迫呆在目前。” 这句话用在麦瑟尔夫人身上十分恰当,尤其是最后那句:但愿人们给她开放未来,她就再也不会被迫呆在目前。 主动选择自由、独立,渴望成长的女性,才会在华丽的服饰之下,散发出令人惊心动魄的美丽 任何美都有形式和内容之分。不能不承认,麦瑟尔夫人吸引我们的地方不光是外表,还有成熟的心灵。 潜心照顾和陪伴的丈夫出轨了一个哪哪都不如自己的女秘书,使一切都那样完美的麦瑟尔夫人的生活,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可她只用了一个醉酒的夜晚就重新站立了起来,她没有看轻可怜自己,也没有抱怨生活,她用一个相当成熟的女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丈夫的出轨。 她说:“我知道男人都喜欢傻女孩,但我认为Joel(麦瑟尔夫人丈夫的名字)不仅想要个傻的,我以为他也想要一个自主的有智慧的女人,我以为她想要挑战的感觉。但是……” 她知道她是聪明且成熟的。她很好,只是丈夫不懂得欣赏她。 生活的打击没有让她灰心丧气,她接受现实,然后选择改变。 因为丈夫家经营着自己的企业,收益丰厚,一毕业就结婚的麦瑟尔夫人从没有工作过。 但是离婚之后,她的生活就只能靠自己来支撑。 她去到“露华浓”柜台卖化妆品,和同事小姐们打成一片,用她的聪明才智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也成为最受欢迎的销售,用她对化妆品独到的见解,帮助顾客挑选称心的商品。 不光是在丈夫出轨之后,其实麦瑟尔夫人,一直以来都是智慧和追求成长的。 同样是在婚礼的演讲中,我们知道她六岁时选定俄罗斯文学作为自己的主修课程,12岁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型…… 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丈夫Joel想要做脱口秀演员。 麦瑟尔夫人为了帮助丈夫实现梦想,会炖牛腩贿赂工作人员,给丈夫安排绝佳的表演时间;会陪他表演节目,并且细心地记下每一场的笔记,在回去的路上一一分析给丈夫听。 对自己外貌身材的苛刻严求和自律的生活,是麦瑟尔夫人散发迷人魅力的外在光芒;她内心的坚强、独立和乐观,是这个美丽女人之所以美丽的内核。 在《爱情保卫战》这个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类女孩,她们无不委屈地说,他之前承诺什么都不让我做,结果现在却还要我洗碗拖地;之前我说想吃什么就立马送到嘴边,现在我们一块吃饭,他把我喜欢的花甲全吃光了。 看到这样的话,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在很多女孩心里,最幸福的状态,就是被当作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一样地宠着。 与此相关的是大家对“可爱”、”少女”这类标签下女性的喜爱。 没有成熟的,不懂性事的女孩,才是大家都爱的白月光。 这和我们整个东方的文化底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个人的成熟,首先会表现出来的就是体现“性成熟”的身体。 但在东方社会里,普遍是羞于谈性的。 一些女孩子,在发育旺盛的中学阶段如果胸脯过大,就会刻意遮挡甚至要经常哈腰来掩盖它。 让自己淹没在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的身材中,这样她才会安心。 “长大”好像成了不被社会认可的东西。 如果多些注意会发现,就连公园里提醒游客注意不要踩踏草坪,不要乱扔垃圾的“形象大使”,也是一些可爱的小孩子。 这样的观念使得一些女性不愿花费心力促进自己成长,也不敢表现自己的野心。 比如看起来很有野心的章子怡,尽管通过自己的演技在世界上的认可度很高,但她早年在中国的观众缘却并不好。 很多女性被喜爱,反倒是傻傻惹人爱,天真惹人爱,可爱惹人爱。 于是女孩子,不仅没有在管理外貌上的自律,也不愿在心智上增强自己的成熟魅力。 以至于,当看到麦瑟尔夫人如此得自信和洒脱时,满是惊讶和困惑:她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她为什么可以美得如此自信。 很明确,她就是认为自己应该是美的,并且这样的美是一点点从过去的自我中突破出来,体现她成熟身材和心理的美。 可能还是会有人认为,女人使自己变美丽的意义无非是为了取悦别人,既然如此,如此耗费心力有何意义呢? 为什么我坚信麦瑟尔夫人的美,全在于成全自己。 在和丈夫离婚之后,她仍坚持测量自己的脚踝、腰围,继续做健美操,戴不同款式的帽子;自己一个人睡,也是低胸白纱蕾丝的睡衣。 不是因为有老公而美,不是为了愉悦他人的眼睛而美,本就是想要美。 在这里引用波伏娃的一句话:“人们常说,女人打扮是为了引起别的女人的嫉妒,而这种嫉妒实际上是成功的明显标志;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目的。通过被人嫉妒、羡慕或赞赏,她想得到的是对她的美、她的典雅、她的情趣——对她自己的绝对肯定;她为了实现自己而展示自己。” 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对我们成长的影响很难被抹去。 而我希望女孩们,在未来追求美的问题上可以多一些对自己的肯定,并且不排斥对此的渴望。 可以美,可以有女性魅力,可以做塔尖上让人仰望的人。 注意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喜欢并且可以真正令你开心的事。外界有再多的声音也都是在外面,别让它们过多地侵袭过来。 其实你本就应该是很美丽的,也应该准许自己变得美丽。 那句广告词:你本来就很美。 或许可以解读为,你本来就可以很爱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