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抬软腭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17-12-27 19:45:0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抬软腭发音是我们获得好的声音关键所在。

“软腭”是“上腭”的后半部,前连硬腭,后接悬雍垂,由肌肉组成,所以,称它为软腭。在歌唱训练中,硬腭起着“反射板”的作用,软腭具有“调节”的作用,它们各有特点与功能。

“打开喉咙、抬起软腭”因为它的柔韧性、灵活性,被视为“可调器官”。因此,训练升、降、张、弛的软腭调节运动,建立良好歌唱状态及正确歌唱方法,“打开喉咙、抬起软腭”是至关重要的。

一、抬软腭对声音的作用

唱歌声音基本有三种:一种是真声,自然声;一种是假声;还有一种称为混声,真、假相结合的声音;然而,这三种声音的效果、音色、运用的方法、侧重于高中低三个不同声区。要将低、中、高三个声区的声音,统一成一种音色。首先要有良好的口腔状态,即“打开喉咙”、“抬起软腭”口腔给声音一个大空间。其次,开发假声功能。使有气息支持的“假声”贴在高抬起的软腭上“行走”,以减轻声带发高音时的负荷和过分使用真声造成的咽喉部肌肉紧张。其三,训练混声。寻找出假声后,再参合真声,使得真假声溶合在一起,产生出混声的声音效果。因此,无论是开发假声、还是训练混声,都必须要“打开喉咙,抬起软腭”。

二、抬软腭对共鸣的作用

歌唱艺术中,共鸣音是很重要的。在气息的作用下,产生相同的振动频率,引起共振,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共鸣腔体有:口腔、鼻腔、胸腔、头腔和喉咽腔。其中口腔、喉咽腔是声音的重要出口,它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只要我们开口歌唱,它就要将声音源源不断地传送出去。口咽腔共鸣的多少,取决于口腔里舌、唇、齿、上腭移动的变化和空间的大小。那么,能使口咽腔空间发生变化的器官之一就是软腭的张弛。

三、抬软腭对音色的作用

唱歌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声音称为音色(或音质)。它是由人的声带(振动源)的长短、厚薄、宽窄以及音频的高低、泛音的振幅和共鸣音的大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人声的音色有其强烈的个性特征。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声音音色,达到最佳的音响效果。人本身的声带发出的基础音不能改变外,其它音频、泛音、振幅、共鸣腔体等都可以发生变化。这些大小不同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声音的音色,就象前面我们提到的口腔空间的大小,可以直接影响声音的共鸣效果一样。只要可调的“软腭”有所变化,声音的音色就一定有所改变。

四、抬软腭对吐字的作用

歌唱的吐字在训练中十分重要,因为歌唱是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语言自如,音乐才能流畅。所以,力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字纯腔圆。我国的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一个汉字,分字头、字腹和字尾。训练时要求字头的起音要准确,字腹的保持要丰满,字尾的归韵要坚定。歌唱中,一般不能仅用说话的感觉发声、吐字,而要用积极夸张的状态去呈现每个字的“生成”过程,包括字头、字腹、字尾。这样大幅度的夸张吐字是要借助软腭的张驰来进行的。软腭与舌头是讲话的重要器官软腭不抬,字便不清、腔也不园。因此,软腭在歌唱训练中对发声、吐字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抬起软腭”的训练方法

训练“抬起软腭”最直接和简便的方法就是闭口“打哈欠”。在生活中,“打哈欠”这是生理现象。这一现象运用在寻找“打开喉咙”、“抬起软腭”的歌唱训练中。使用“打哈欠”的方法帮助歌唱者“打开喉咙、抬起软腭”是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用打开口腔做深呼吸或者夸张地吐“乌”、“噢”等字时都可找到“抬起软腭”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升与降的“软腭”运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而要每天坚持练习,日积月累,才能从有意识到无意识再到下意识。最后养成:只要开口歌唱,“软腭”便会自然抬起的下意识动作,为歌唱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声状态。

赞赏

长按







































全国白癜风
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kqjj/61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