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揪片子 潘霞 每当路过街边面馆,听到里面传来“啪啪”拉面的声音,记忆的隧道瞬间就穿越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童年时期吃揪片子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我出生于年。那是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够吃,白面成了稀罕物,谁家要是吃个白面馍馍、面条、揪片子,会让邻居十分羡慕。我家一共五口人,在那个年代算是人口少的家庭,家里日子要好过些。母亲很能干,灶上也一把好手,她常常给我们做揪片子吃。因为这种饭,有菜有汤,还不费面,大人孩子都爱吃。 在连队里,大人们把住房周围能开垦的地方都开出来,扎上简单的篱笆墙,便是自己的小菜园,母亲也开辟出这样一个小菜园。每年一到春季,一种叫旱菜的蔬菜最先在院子里各个角落长起来,到处都是。那天,劳作了一上午的母亲回到家里,动作麻利的和好面,带着我去菜园摘菜,母亲掐着旱菜的嫩尖,摘着叶子,很快一蓝子旱菜就摘好了。菜园就在连队水井旁边,就着井水洗好菜,回家开始做午饭。切菜,炝锅,添水,姐姐用力摇着鼓风机,在烧水的过程中,母亲将和好的面在案板上压扁,然后将压扁的面,卷在擀面杖上,擀面杖在案板上上下不停的推动着…… 面擀好了,四周没有豁边和锯齿,整个圆圆的一张,软硬合适,厚薄均匀,显示出了母亲擀面娴熟的枝巧。随后,母亲把擀好的面摊开,拿起刀,熟练地把面一条条切开,那动作轻巧麻利。这时水也烧开了,母亲像变魔术一样,两手揪住一根面皮的两端,往面板上“啪”的一甩,面皮瞬间变长,几下缠在手背上,一手捏住面,另一只手熟练地把面片揪成指肚大小的形状,下到锅里,面片随着锅里的水翻滚着,香味弥漫开来。我赶紧催着父亲、哥哥赶快来吃饭,其实是自己等饭等的着急了。 该吃饭了,母亲把咸盐,醋,油泼辣子摆好,每人可按自己的口味添加,我端起一碗揪片子,迫不及待的就吃了起来,那种痛快,唇齿留香的感觉,至今还保留在记忆里。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最为丰富的时代,人们可以把揪片子做成羊肉的、牛肉的、鸡蛋的、野菜的、酸汤的,尽情地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吃揪片子的味道与感觉,已成为最美好的回忆,存在我记忆的年轮里…… 如今,已过四十的我,每一次端起热气腾腾的揪片子时,总会想起父母,想起流失的岁月,艳想起团场的馈赠。 感谢生活! 朗诵:孙超 第五师双河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热爱主持、旅游、看电影…… 新年寄语:过去的一年,我们同努力,我们共欢笑。新的一年即将来到,愿大家与时俱进,拼搏不懈,共创新的辉煌! “博冶杯”“微?散文(散文诗)”大赛投稿须知 征文由师市广播电视台、师市作家协会主办。医院联办。征文体裁为散文(每篇字数字以内)、散文诗(每篇字数字以内)。在“双河之声”白癜风检查到中科北京中科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