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I:沈老师您好,医院的医务处长您亲自处理了很多关于口腔医疗纠纷方面的案例,请问在您看来目前的口腔医疗纠纷大多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沈:口腔医疗纠纷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口腔医疗纠纷范围较广,包含了服务层面、技术层面、道德层面、法律层面的诸多争议。而狭义的主要是指因医疗行为中的责任过失与技术过失而产生的医疗争议。其中与医生有关的约占90%,由护士与技师导致的口腔纠纷则明显少于临床医学。 口腔医疗纠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高新技术、高风险病例及医保付费受制约的病例为多;二是个别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不规范,或对医学科学发展中的医疗知识及技能学习掌握不及时;三是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及法律意识欠缺,如告知不足或者未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四是患者对治疗效果的需求期望值过高、不能也不愿意承受疾病风险,表现在因缺乏相关医学知识,而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与医学技术的局限性认识不足,由此导致无法正确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合并症、伴随症以及医疗意外等。因此广大医务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疗程序及技术操作规范,与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沟通。 DTI:那据您了解,口腔医疗纠纷在就诊人群中的发生率大约有多少?其中多少可以通过调解解决,进入司法程序的有多少?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广义上的口腔医疗纠纷约占就诊人群的0.5%~1.0%。其中95%以上的纠纷可以通过医疗机构自身调解得以解决,最终进入司法程序的不足2%。也就是说很多医疗纠纷是可以通过合理调解依法得以解决的。司法程序只是最终的解决途径。DTI:众所周知,现在国人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一旦产生医疗纠纷可能会涉及到赔偿事宜,据您了解目前赔偿的额度或者幅度大致是多少? 沈:口腔医疗纠纷因其多是在操作中发生,因此导致赔偿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多。具体赔偿数额因人因病因争议的性质而异,但已表现出个别案例赔偿额度较高且呈逐年上升的一个趋势。DTI:您认为目前解决医疗纠纷的难点在哪?如何避免医疗纠纷?沈:解决医疗纠纷最重要的还是广大医务人员要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严格按照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医疗计划并认真执行,要对患者进行详细清晰的治疗前沟通与治疗后指导,让患者能够基本明白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和可能发生的合并症、并发症、伴随症等。要注意医疗文书的规范书写,一旦产生医疗纠纷,完善、全面、清晰、细致的医疗文书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法律性证据。现阶段中国的医生们此方面的意识欠缺,常常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也使其处理起来由于病历证据不足而难度加大。 DTI:目前国内有没有相关的口腔医疗风险保障机制?您认为其存在与发展的前景如何?沈: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卫生厅已经开展了与医疗责任险相关的工作,此举或多或少替医疗机构解决了一些纠纷,但服务模式以及相关工作机制尚不完善,还要继续探讨。对口腔医疗纠纷责任险的发展方向,业内还没有达成普遍性的共识意见,还需要大家继续努力。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国际上很多国家已经实施。DTI:十分感谢您抽出百忙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您为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的法律维权做出的努力。沈:不客气。 (本文摘至《世界牙科网》)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7次年会暨上海国际口腔设备器材博览会将移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8.2号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