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时,外感发热、食欲不振经常发生。小柴胡冲剂,是这时很多人喜欢选用的一种中成药。 小柴胡冲剂(或小柴胡颗粒)是根据小柴胡汤配制而成的中成药,是广受欢迎的居家常备药品。小柴胡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一书,方剂中含有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药材。 小柴胡汤方解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主方。少阳为三阳之枢,一旦邪犯少阳,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故往来寒热。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眥,下耳后,入耳中,其支者,会缺盆,下胸中,贯膈循胁,络肝属胆,故邪在少阳,经气不利,少阳相火郁而为热,所以日苦,咽干,目眩而胸胁苦满。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舌苦薄白,是邪尚未入里化热之征,脉弦是少阳经气郁而不得疏泄之故。 本方之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为君药。黄芩寒,善清少阳相火,故为臣配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为佐药为助君臣药攻邪之用。人参、甘草为佐,生姜、大枣为使益胃气,生津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而防邪入。如此配合,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戢然汗出而解”《伤寒论》。或治不如法,小柴胡汤证仍在者,服小柴胡汤后,“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往来无常,故其见证多少不一,所以《伤寒论》第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然而,总以寒热往来,苔白脉弦为主。 此方临床应用很广,古代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写道:“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当用小柴胡”,说明小柴胡汤是治疗各种外感发热等伤寒疾病的首选。 可用于治疗各种情况下的感冒发热,以及原因不明的周期性发热,或因感冒引起的心烦、口苦等肝胃不和之症,还可以治疗胃肠结气、饮食积聚等。 此外,女性产后发热、经期感冒等,也可以选用小柴胡汤。近年来,有人还用以治疗肝炎眩晕、糖尿病腹胀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具有解热、抗炎、保肝、调节胃肠功能、缓解和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作用。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外感病及多种内伤杂。 然而,越是应用范围广的方剂,就越不可滥用。服用小柴胡汤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生冷辛辣食物; (2)上盛下虚,肝火盛者不宜用; (3)素体阴虚吐血,或有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 服用虽然方便,口感虽然很好,治疗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后期、余热未尽时,效果的确很好。但是由于剂量大大降低,用它来治疗重大疾病,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如果应用得当,此方在家居保健方面,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中成药。 可以说,小柴胡冲剂这个中成药用好了,医院看大夫,胜过你做很多的仪器检查,胜过挂吊瓶子! 小柴胡冲剂有多家药厂生产,均可选用。这个药剂量很少,一盒药的全部剂量,都达不到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一副药的剂量,所以只要辨证正确,放心服用即可,不必担心剂量过大。必要时,我们还要加大剂量服用,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1.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而引起的常见病,外感风寒如果失治误治,也可入里化热,邪走少阳,则可形成小柴胡汤证,这时,小柴胡冲剂就可以派上用场,而且疗效很好。 症状:口苦口干,咽喉干燥疼痛,干咳无痰,或咳吐黄痰,眼睛干涩红肿,偏头痛,鼻干唇干,浑身燥热难受等等。 用法:小柴胡冲剂,冲温开水,内服。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如果同时有拉肚子的现象,可用大蒜一头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如果同时有稍微怕冷、或皮肤瘙痒、起皮疹等现象,可用生姜(鸡蛋大一块,切片)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2.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干涩等等,是目前常见病。一般是因外感或肝气郁结所致 用法:温开水冲小柴胡冲剂,送服甘草片。或用生甘草、桔梗10-20克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3.结膜炎 结膜炎,或其他眼睛感染疾病,症见眼睛红肿、发热、干涩、眼屎多等等,均可用小柴胡冲剂。 用法:菊花,或银花连翘,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内服。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4.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发炎,是常见病。一般都是用西药消炎。但是,西药消炎副作用大。其实小柴胡冲剂即可解决。 用法:小柴胡冲剂大剂量服用一次3到5袋,一天三次。方便的话,去草坪上挖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疗效更佳。腹泻者,可加大蒜一头同煮。 5.腮腺炎、扁桃体炎 腮腺炎、扁桃体炎都是常见病,儿童尤其多发。症见两腮红肿疼痛,咽喉干涩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干等等。 用法:发热不怕冷者,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菊花、银花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发热怕冷者,用生姜、大枣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6.风寒感冒后期,上火现象明显者 风寒感冒失治误治,后期往往入里,如平素肝气郁结明显,则多入少阳、厥阴,症见发热、口干口苦、口渴、干咳无痰或黄痰、眼睛干涩等等。 用法:温水冲服小柴胡冲剂。仍有清涕者,生姜、大枣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见溏泄者,大蒜一头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7.偏头痛 偏头痛者多属少阳太阳合病,或外感入于厥阴。因此,治宜外解太阳内和肝胆,加温脾阳。 用法:生姜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大蒜一头,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大便干燥者,去大蒜。 8.蛇盘疮 蛇盘疮一般是少阳兼表证,多为肝胆湿热,郁于肌表。发病部位多为躯干两侧、腰和两胁。症见疱疹、疼痛、发热、烦躁等等。 用法:生姜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车前草5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视症状轻重,可加大剂量至标注剂量的二到三倍。不爱出汗者,服后可盖被微微出汗;小便黄者,可加薏米30克,与上面姜枣等同煮。 9.皮肤瘙痒、过敏 皮肤瘙痒、过敏者,多属内有郁热,热邪趋表而不能发越,因此瘙痒一般可用桂枝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解决。但小柴胡冲剂也可以治愈。 用法:生姜像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花椒一撮,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5袋,一日3次。保持衣着暖和,忌食辣椒、鱼腥等。 10.白带黄赤、量多、阴痒 白带黄赤为热像,多为肝胆郁热;白带量多、阴痒为湿气。总之为湿热下注。治宜疏肝清热,兼利湿气。 用法:马齿苋、车前草、萹蓄等各3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小柴胡冲剂按正常量,一般一两周见效。蛇床子、黄柏各10克,煎汤外洗阴部,亦可减轻瘙痒。 11.失眠多梦 失眠多梦,多为肝胆郁结,热扰心神所致。治宜疏肝清热,养心安神 用法:浮小麦30克、桂圆5枚,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便溏者加大蒜一头,小便黄赤者加车前草50克,与上面浮小麦等同煮。 12.青春痘 青春痘多为肝郁生心火,火性上炎于面部所致。治宜疏肝胆清心火。 用法:花椒一撮,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3次。并用花椒煎汤烫脚、大蒜一片贴敷涌泉穴。 13.黄褐斑 黄褐斑多为气滞血瘀,毒素淤积于面部皮下所致。治宜行气活血,疏理肝胆。 用法:丹参、陈皮各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 14.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很多胃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症见恶心、呕吐、胃胀、嘈杂、反酸、心烦、口苦、口干、胸闷、心悸等等,往往是胆热胃寒、胆热犯胃所致。治宜清胆温胃。 用法:生姜50克、陈皮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 15.经前期综合症 很多女性月经之前,都会烦躁、腹痛、胸胀、胃口差、失眠等等。这些情况往往是肝胆气郁所致,小柴胡冲剂可以很好地疏利肝胆。 用法:生姜5片、大枣5枚、陈皮1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经前3天服用,一次3-5袋,一日三次。 16.痛经 很多痛经都是气滞血瘀所致。小柴胡冲剂有很好的理气作用,因此可以用于痛经的调理。 用法:生姜(鸡蛋大小)一块、大枣5枚,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加红糖适量一次3-5袋、一日3次。 1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中医看来,此病多为湿热郁表所致。治宜清热化湿。 用法:马齿苋、车前草各50克,生姜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 18.小儿咽炎 小儿咽炎因为吃药困难,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其实小柴胡冲剂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用法:桔梗、生甘草各10克,大蒜3瓣,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1-3袋,一日三次。 19.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困扰很多人的常见病,严重者反复不愈。不但西医无能为力,很多人都吃过中药,但也效果不佳。其实轻度的口腔溃疡大多数医生都可以解决,但严重的反复不愈的口腔溃疡,就不那么好治了。其实,关键在于温阳的力度不够。小柴胡冲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如不能痊愈,就来找我开方子吧。 用法:干姜、高良姜各3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5-8袋,一天三次。大蒜捣泥贴敷涌泉,可做辅助。 20.吊线风 吊线风,或一般所谓中风,以致口眼歪斜,表情麻木,虽为外感,但往往与肝郁气滞有关,因此要外解表邪、内和少阳并重。 用法:肉桂、花椒各1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5袋,一日三次。病情严重者可加大剂量,并配合理疗。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搜狐健康,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平台介绍 仲圣平台 导师介绍 涂华新 讲座介绍 十七问仲圣经方临床实战讲座 世界都在聚焦仲圣平台 仲圣经方医学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涂华新导师受邀赴马来西亚讲学 师友见证(部分) 山西▏河南▏山东▏湖南▏ 浙江▏广东▏广西▏ 福建▏重庆▏海外 往期精彩回顾 睡觉,才是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得了子宫肌瘤,为什么先治肝? 现代女人为啥百病缠身?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 伤寒论中的十大常用方剂!纯干货速记 开课通知 年4月25-28日,中国?郑州,仲圣平台将邀请知名中医、经方临床实战家涂华新先生讲授经方,本次讲座完善地讲授现代临床疑难病症的经方治疗方法,高度诠释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之诊疗门径。既充分保证经方学习的简易可操作性和临床实用性,又无处不体现课程内容的独创性、针对性和高效性。- 点击这里报名经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