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有更多的皮皮鲁(图) 我妈妈是浙江人我爸爸是山西人两个地儿都是银号、票号我是他们俩结合的产物嘛从他饭店开业起我就在博客上每天挂出声明:郑渊洁从未经营过餐饮业任何人在皮皮鲁西餐用餐致使产生问题与郑渊洁无关郑渊洁和他的童话产业链前不久,一个金融家见到郑渊洁的第一句话就是,“郑渊洁你是个农民”,第二句话是“你是个山西农民”。郑渊洁反驳:你说错了,山西农民就是开银号、开票号的。金融家的意思实际上是说,郑渊洁没有很早地进行产业化运作。好在儿子郑亚旗已在做这个事情了,以后用“皮皮鲁”命名的东西就会愈来愈多。最早的作家商人在创作童话的日子里,郑渊洁几近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2005年之前坚持“不签售、不评奖、不宣扬”的3不原则。但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宅”男,竟然也有了一次下海的心动,成为作家“下海”的最早体验者。1992年,中国进出口工艺品总公司找到郑渊洁,热心肠告知他,皮皮鲁和鲁西西已具有商标价值了,这感觉就像是告知一个家长他的孩子长成了气候。郑渊洁很痛快地一口气就签了10年合同。就这样,皮皮鲁兄妹第一次当了代言人,文具、服装、牙膏、鞋……很多商品上开始有了他们的身影。上世纪90年代的作家下海经商,是一件“不雅”的事,这类人被一部分大众定义为“江湖气味浓郁的文化商人”。这类评语,让当时的郑渊洁感到很不舒服,在他的意识里,自己好像应当还是一个纯洁的作家。等到这类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淡化时,他可以用这些“当年的指责”轻松玩笑:“我妈妈是浙江人,我爸爸是山西人,两个地儿都是银号、票号,我是他们俩结合的产物嘛。”虽然刚开始特别火,但后来产生的一件事却让郑渊洁吃了1惊,而且有些后怕。有一次郑渊洁到福建出差,居然发现了假冒的皮皮鲁鞋子,消费者投诉说穿两天就破了。郑渊洁找到当地工商局,但出于地方保护,终究没能制裁商家。后来,郑渊洁又陆续发现了一些“冒牌货”,当他感到自己没法控制、也没法制裁这些赝品时,他立即决定“合同到期就不做了”。第一次商业化运作仿佛以“功过参半”的情势退了场。儿子接手做品牌虽然有过一次不太满意的创业经历,但郑渊洁的创业热情并没有因白癜风药物治疗此被浇灭,10几年后,儿子信心满满地来跟他“谈判”,拿到了郑渊洁的作品授权。其实早在几年前,郑亚旗就已开始在心里揣摩,如何能把郑渊洁的“童话大王”牌子做大。2004年,郑亚旗拿出自己的积蓄创办了北京皮皮鲁书店,紧接着又创办了《皮皮鲁画册》。但有一个想法一直没有离开过郑亚旗,那就是把皮皮鲁的文字重新整合再打造。在郑亚旗看来,郑渊洁是个很守旧的人,始终坚持“酒香不怕巷子深”,怎样才能说服他呢?除郑渊洁的童话,郑亚旗从小也吸收其他国家和作者的童话及漫画作品,这让他很快想到了“哈利·波特”,想到了罗琳。他专门搜集到书店的排行榜去刺激郑渊洁,郑渊洁第一次在“那个坐着扫帚满天飞的小男孩”眼前“丢了脸”。尔后,郑渊洁将自己交给了郑亚旗。2005年,全新的《皮皮鲁总动员》由211世纪出版社出版,至今发行量已超过2000万册。郑亚旗趁热打铁,2007年又张罗着开办了皮皮鲁讲堂。以“专门辅导语文、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开发想象力”为教学主旨的这所“学校”,聘请的唯一老师是郑渊洁。学生们上课的时候,仔细的郑亚旗并没有“袖手旁观”,他忙活着全程记录下郑渊洁在课堂上说的话,几年后集结成册,因而又有了一套热销儿童读物———《皮皮鲁大讲堂》。出现歹意竞争者皮皮鲁品牌愈来愈响亮,竞争者陆续出现。最显著的一个案例是,郑州有一家饭馆用皮皮鲁做了金字招牌,虽然郑渊洁曾拜托律师跟对方交涉,但“皮皮鲁西餐厅”却执着得很。没办法,郑渊洁只能采取“私人”手段保障自己的权益———“我从他饭店开业起,就在博客上每天挂出声明:郑渊洁从未经营过餐饮业,任何人在‘皮鲁西餐’用餐致使产生问题,与郑渊洁无关。’这么大的负面效应,他还能经营得好吗?”对于此次“盗版”事件的无奈,最主要的缘由是对方取得了商标合法权,虽然是歹意抢注。其实早在1992年,郑渊洁已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注册,包括出版、文具、服装领域的商标,“但是不可能全注册啊,而且我的童话人物比较多,还有舒克贝塔这些呢。”郑渊洁这次后也进行了总结分析,“歹意抢注商标通常有两种用处,1是等着郑渊洁来买你的商标,固然我肯定不买;2是自己做,但现在我每天‘骂’你,你也做不久长,毕竟不是原创的。”未来扩大产业化出现竞争不怕,这反而更加大了皮皮鲁产业化运作的脚步。作为一个资深电脑玩家和最熟习皮皮鲁的“火伴”,郑亚旗在2010年5月成立了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游,他把郑渊洁从小给自己编的“法律私塾教材”《皮皮鲁和419宗罪》改编成络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记住刑法的419条罪名,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减少青少年犯罪,到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作为第一体验者,郑渊洁一边游戏、一边进行着《Z星球日记》的童话创作,他把每天经历的每个玩家记录下来,首次将童话中的虚拟和现实的真人结合起来。“下一步就是把我在皮皮鲁讲堂里的东西放到游里,我在虚拟空间里讲课,玩家可以打字发问,到时候全国各地孩子就可以不花一分钱来这里免费听课了。”书籍、漫画、大课堂、游以后,讲述皮皮鲁和熊猫故事的动画片《鲍尔历险记》今年暑期要在电视上播出了……郑渊洁父子的这条童话产业链开始越做偏方治疗白癜风越大,愈来愈清晰、紧密和环环相扣。最近,“皮皮鲁中文总动员计划”也开始秘密实行了,主要是做慈善。“原来的方式只是捐钱(两次地震),现在想到贫困山区教孩子们写文章,由于这是本钱最低的一个技能,一个一个教不太可能,我就把《皮皮鲁讲堂》所有讲课内容赠送给孩子们,光盘、电视、DVD机一块赠送。写得一手好文章,在人生路上竞争也可以算是一个武器吧。”还有什么是皮皮鲁没有触及的领域呢?电影吗?虽然从动画电影《舒克与贝塔》《魔方大厦》后,郑渊洁没再对作品进行过影视授权,但不代表未来没有;中国版“迪斯尼”———皮皮鲁主题公园吗?虽然郑亚旗表示从没想过去跟他人比,但相应的衍生品他都想去尝试……皮皮鲁童话产业链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品牌价值的最大化”!CEO郑亚旗说。儿童产业需要皮皮鲁当校园门口的溜溜球卖脱销的时候,一部《超速YOYO球》的动画片正在各大电视台悄然播放;当每一年哈利波特的电影出现在黄金档期又夺票房冠军的时候,哈利波特的主题乐园正在准备着开张。儿童产业,如一夜春风般将市场搅绿。而从一个诞生30年的童话人物“皮皮鲁兄妹”身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这类产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作为中国最早与市场直接打交道的作家,郑渊洁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童话帝国,也因此成为最早试水中国儿童产业的人。虽然这一路走来其实不坦途,皮皮鲁和鲁西西还是更多地作为儿童文学主人公被人们熟知,但他们无疑是影响了一代人成长的精神火伴。30年经久不衰的一个童话人物,他的故事映照的是中国儿童产业的缺憾和惋惜。中国儿童产业需要的不但仅是一个皮皮鲁,值得保存的也不仅仅是这30年。他们影响了时期动画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郑渊洁创作的童话故事相继搬上银幕,这也是皮皮鲁第一次在银幕上动了起来,虽然只有《舒克和贝塔》《魔方大厦》两部改编作品,但这仅有的两部电影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那首熟习的“舒克舒克舒克,开飞机的舒克……”至今80后们都耳熟能详。儿童书:继皮皮鲁和鲁西西兄妹相继取得市场认可后,在少年文学中一对古灵精怪的兄妹故事几近一段时间成了少年文学的主流,《男生**》《女生**》众多跟风抄袭者蜂拥而至,但都好像是在皮皮鲁和鲁西西兄妹的模子里绕。乃至当年发行量占据榜首的少年杂志《少年少女》也犹如《皮皮鲁外传》那样,在封面上标明“男生从此处看起”。本报李霈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