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院孙德刚医之为道,

时间:2021-7-27 12:48:33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引言

自步入医学学府的那一刻起,他们便许下铮铮誓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他们就会在你我身边。朋友圈曾流传这样一段话,“医师节”为什么不是“8.17”,不是“8.18”,而是“8.19”,因为医师这个行业,不是为了“要吃”,不是为了“要发”,而是在人们面临病痛折磨时,坚定地说一句“不,要救”。

医院,有许许多多这样平凡而感人的医护,他们没有万丈光芒,但却始终温暖有光。在我国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身边。

如果把牙齿看作一棵大树,那么骨头和牙龈就好比水土,“水土”出问题归牙周科处理,而管好树根和树干,便是牙体牙髓科的主要职责。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孙德刚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守护好每一颗真牙的最后“底线”,帮助患者恢复牙齿健康,不仅要做到牙不痛,还要好用、能长期使用,一辈子“不离不弃”。

医德从德,他待患者亲如家人

对于每一位患者,孙德刚总是耐心倾听诊疗诉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诊治方案。面对新的患者,他总是耐心、详细地讲解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力争让每一位患者了解治疗的过程和步骤。尤其是对待老、弱、残患者,他把他们当成家人一样去照顾。无论多么的忙碌,孙德刚总是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每一步细致的操作,经常需要保持一个姿势在显微镜下进行根管治疗1小时甚至2小时以上。

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孙德刚尽量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并经常为家庭有经济困难的患者垫付医疗费。曾经有一位在市场卖菜的聋哑病人,牙疼得几天没有睡觉,由于家庭困难,一直拖到无法忍受时才来就诊。考虑到病人的实际情况,孙德刚主动减免了病人的医疗费,并为病人治好了患牙。

术业从精,他刻苦钻研走在前列

守岗是爱岗的表现,精业是敬业的表现。孙德刚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始终致力于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牙体牙髓专业学科带头人,孙德刚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结合CBCT对疑难根管治疗病例进行深入研究,在根管器械分离、钙化根管、根管再治疗等疑难杂症的处理上,有独到的见解与治疗理念。

为减轻病人张口时间长和继发感染等问题,孙德刚引导全科积极使用橡皮障隔湿,全科仅去年一年就使用橡皮障余次。他所开展的热凝牙胶根管充填技术做到了根管充填的3D严密充填,使得术后并发症大大减少。他所使用的牙体缺损树脂修复技术,在传统的三明治技术上有了重要改进,对光固化树脂的照射角度严格要求,大大减少了树脂聚合收缩所带来的微渗漏和继发龋。

传道授业,他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孙德刚不仅是一名医者,还是一位传道授业的老师,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他,十分重视医学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他所讲授的《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中的基础课,由于课程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于是,他创立高清技术诊室,带领学生们到临床中学习。业余时间,多次组织开展学术讨论会,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学习医学前沿技术。

课堂上的他,严格要求;课下的他,和蔼可亲。许多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最先想到的是向他诉说。他经常教育学生:“人的真正财富只有两种:内在是品德和智慧,外在是名誉和能力。”在他谆谆教导和悉心栽培下,很多学生都成为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重视预防,将病变遏制在早期

不少人一提到治牙,就觉得医疗费太贵,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孙德刚说,治牙费用高往往是因为患者总是等到牙痛得受不了了,医院治疗,这时已经到了疾病晚期,不仅治疗难度大,而且效果也得不到保障。“就像车辆平时从不去维护保养,等到开不动了再去修理,肯定费用高昂,效果又不理想。”

“对于任何疾病,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孙德刚建议,普通人最好医院进行一次口腔体检,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将病变遏制在早期。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孙德刚用自己的医德与技艺,赢得患者的信赖和认可;用自己的刻苦和钻研,赢得科室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用自己的付出与担当,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在对医道不懈追求的道路上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师职责。

医院常年招募导医志愿者:

要求:身体健康,45-52岁已办理退休的女性;具备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爱心服务、热心为民。志愿者服务待遇从优。

报名(对外服务中心)

为提高居民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口腔保健意识,医院为各单位团体提供免费口腔健康讲座、口腔健康义诊等服务。

如有需要请联系:

口腔预防科:-公文医生

对外服务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jbby/120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