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 作者:金喆君懿英教育认证讲师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 △图片来源王淑芳译《哺乳问题的诊断与治疗-图解指南》 此图为皮肤表面比较明显的念珠菌感染伴随细菌感染的症状表现,但切记,如果只是乳腺管的念珠菌感染,可能只有乳房疼痛,但皮肤并没有症状表现。 当母乳妈妈发生哺乳疼痛.... 乳房发生念珠菌感染也是哺乳疼痛的常见原因。 这种疼痛和单纯因为含乳或吸吮不良带来的疼痛有所区别: 1、妈妈通常会感到乳房灼热或抽痛。 2、疼痛在哺乳之后持续较久,并可能比哺乳时更严重;或者哺乳时不疼痛,结束哺乳时才开始疼痛。 3、有的还会波及背部和肩膀,或夜晚时疼痛更明显。 如果你的乳房有这样的疼痛,并同时伴有以下状况中的某一条,那么疼痛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念珠菌感染: 1、乳晕皮肤红而亮、脱皮 2、这段时间宝宝发生鹅口疮或尿布疹 3、这段时间自己或家人发生念珠感染(如念珠菌阴道炎) 4、这段时间自己或宝宝使用过抗生素 5、这段时间身体很疲劳,免疫力较差 6、对乳头进行过度清洁(比如经常用肥皂水清洁) 7、较常使用奶瓶奶嘴(含安抚奶嘴) 需要注意的是,当乳晕乳头破损时,念珠菌感染更容易发生,所以让宝宝更好地含乳非常重要。[1] 认识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属于真菌,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它是人类肠道常见的组成菌落之一,也是皮肤和泌尿生殖系统中的一种共生菌。在一些状况下,如正常菌群失调、免疫力较低,就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 治疗方法整理 1、资料上显示,有些医生或哺乳指导会建议使用紫药水[2],因为它能迅速缓解疼痛。方法是:用棉棒沾紫药水涂抹患处,每天一次,持续4到7天,或是持续至没有疼痛后4天。鹅口疮的宝宝在涂抹后哺乳,也能让母亲获得同步治疗。需要注意的是,G6PD缺乏症(蚕豆病)的宝宝不能使用紫药水。但在中国大陆地区,用紫药水治疗念珠菌感染并不常见。 2、由医生处方获得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氟康唑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来进行全身性的抗真菌治疗,也可将含有氟康唑的药膏涂在感染部分。使用氟康唑仍旧可以哺乳,对有鹅口疮的宝宝,氟康唑也是常用药物。如何服药请遵医嘱。 (根据杰克·纽曼医生的建议,妈妈服用氟康唑第一剂的剂量是mg,接下来每天服用两次,每次mg,一直服用到感觉不到疼痛的2个星期之后,通常至少服用2个星期。[3]) 3、念珠菌带来的疼痛症状可通过服用非处方止疼药来缓解(常见如:对乙酰氨基酚),服药可继续哺乳。[4] 4、一些文献中提及益生菌粉末可能有助于降低念珠菌过度生长的风险[5],可尝试以抗生素粉末混合少量母乳涂抹婴儿口腔。[6] 还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1、若使用奶瓶奶嘴或其他与婴儿口腔或乳房接触的物品,在使用后需要做到清洗、消毒和干燥,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因为念珠菌喜爱闷热潮湿的环境。 2、家人都需要保持个人卫生,包括如厕前后洗手,回家先洗手,及时更换衣物等。 3、调节心情,在哺育间隙尽可能休息,选择均衡有营养的饮食,适当进行身体锻炼,这些对提升免疫能力都很有帮助。 听听一线皮肤科医生怎么说: 为此我们也特别请教了皮肤科医生杨希川教授,非常感谢他对“哺乳期母亲念珠菌感染如何诊断和治疗”这一提问的回复,我们将他的回复简单整理如下: 1、关于诊断: 医生一般不要求做真菌培养,因为正常皮肤或非感染性疾病真菌培养也会出现阳性,所以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指标,只能作为参考。目前仍旧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断。真菌感染虽和细菌感染不同,但因为缺乏可靠敏感的监测指标,确诊的确有挑战性; 2、关于治疗: 若单纯为外部感染,只需外用抗真菌药膏,如咪康唑、益康唑乳膏; 若伴随乳头皲裂可用莫匹罗星软膏来治疗和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每次哺乳前清除药膏); 若伴随乳腺感染,则需口服氟康唑,服药一般不需停止哺乳。 最后的小结 症状:念珠菌感染可能造成乳房的红、痒、抽痛或灼热感; 治疗: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可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和恢复: 1、注意相关用品和个人卫生 2、避免滥用抗生素来减少感染 3、调整心情,合理饮食和休息,提升自身免疫力也可帮助感染恢复及减少感染。 赞赏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