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一位准妈妈都希望自己和宝宝健康,并有一口漂亮洁白的健康牙齿,可是您听过“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这句老话吗?知道您的孕期口腔保健与宝宝的健康密切相关吗?寻找什么途径或方法实现美好得的愿望?请看看以下信息,它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妈妈孕期的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受孕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 (一)牙周病 如果准妈妈患牙周病,胎儿早产和出生低体重的发生率将明显增高,而出生低体重的婴儿既容易患病,又容易合并先天性畸形,长大后还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二)龋齿 如果准妈妈患龋齿,这种由变形链球菌引起的慢性疾病将使孩子出生后口腔也有变形链球菌,可能导致孩子龋齿。 因此,口腔保健对孕妇和胎婴儿都至关重要。在计划怀孕前,医院的内科、妇产科做相关的咨询和检查,还应该进行口腔检查,来保证自己的身体在受孕前达到最佳状态。 二、孕前的口腔检查 为了尽可能减少不良口腔状况导致危害,孕前应检查是否存在以下常见疾病: (一)牙龈炎和牙周炎 怀孕后,孕妇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上升,容易引发牙龈炎。孕前就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的女性,怀孕后炎症将更加严重,个别的牙龈还会增生至肿瘤状,引起出血,甚至妨碍进食。另外炎症对牙周骨组织的破坏还可引起牙齿的松动或脱落。 (二)龋齿 孕期生理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对口腔保健的疏忽,常常会加重龋齿病情的发展。一旦爆发急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不但会给孕妇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服药不慎也会给胎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怀孕前治愈龋齿对自己、对宝宝都有好处。 (三)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是指口腔中第三磨牙(最里面一颗牙),因受颌骨和其他牙齿的阻碍不能完全萌出,造成部分牙体被牙龈及骨组织所覆盖,以下颌第三磨牙最为常见。阻生智齿的牙体与牙龈之间存在较深的间隙,容易积留食物残渣,导致细菌滋生繁殖引起“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最容易发生在20-35岁之间的育龄女性,所以孕前就应加以控制,严重的考虑拔除。 (四)残根、残冠 口腔的残根和残冠不利于口腔的清洁,可能成为口腔内的感染性病灶,因此应在怀孕前拔除,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治疗,维持正常的牙颌功能。 三、孕前口腔保健 怀孕前,准妈妈还应该掌握口腔保健的正确方法和相关知识。 (一)刷牙的好处 预防因细菌引起的口腔疾病如龋齿何牙周疾病等,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而刷牙是最简便易行,最有效的方法,刷牙可以清楚粘附在牙齿表面的菌斑(细菌和软垢),不给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产酸腐蚀牙齿的机会,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另外,刷毛对牙龈组织的按摩可以增进牙龈的血液循坏,使牙龈保持健康,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同时,坚持刷牙也可以减少牙石的形成。 (二)刷牙的时间 饭后20分钟是最好刷牙时间,如果没有条件,也应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每次刷牙至少3分钟,刷遍牙齿的每个牙面,以有效地维护口腔卫生。 (三)刷牙的选择 选用的牙刷必须符合要求:刷头的大小应适合口腔大小,不宜太大,否则刷牙时不易转动;刷头的形状略尖,便于伸到口腔深处间隙中;刷毛的硬度适中,太硬容易损伤牙齿和牙龈,太软不易清楚牙缝中的菌斑;牙刷柄要适合手掌大小,握住牙刷能够舒服拉动。因此,一把合适的牙刷应有一样长的毛束2-4排,每排6-8束毛。刷头短窄,且刷毛娇软。此外,特殊的人群需使用特殊的牙刷,如做牙齿矫正的患者用“V”型牙刷,患牙周炎牙间隙变大的患者使用间隙刷等。 (四)刷牙的方法 如果刷牙的方法不对,尽管天天刷牙,也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目前提倡的刷牙方法有以下几种: 1、竖刷法 将刷毛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牙的内外面和咬合面均刷到。同一部位要反复刷数次。此方法可有效控制菌斑及软垢,刺激牙龈,使牙龈外形保持正常。 2、颤动法 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使刷毛的一部分进入牙龈与牙面之间的间隙里,另一部分伸入牙缝内,来回做短距离的颤动。刷咬合面时,刷毛应平放在牙面上,做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每个部位可以刷2-3颗牙齿,内外面都应刷干净。这种方法虽然也是横刷,但由于是短距离的横刷,基本在原来的位置做水平颤动,同大幅度的横刷相比,不会损伤到牙齿颈部,也不容易损伤牙龈。 3、生理刷牙法 刷毛顶端与牙面接触,然后向牙龈方向轻轻刷。这种方法如同食物经过牙龈一样起轻微刺激作用,促进牙龈血液循环,有利于使牙周组织保持健康。 总之,刷牙要动作轻柔,反复多次,面面俱到,特别是最后的磨牙,一定要把牙刷伸进去刷。如果将上述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效果会更好。 (五)牙膏的选择 含氟牙膏:目前认为含氟牙膏对预防龋齿的效果较好。因为牙膏中的活性氟能促进牙齿表面的硬组织再矿化,增强牙齿对龋齿造成的腐蚀作用的抵抗力。但是在含氟高的地区不宜使用含氟牙膏,以免加重氟斑牙的症状。 其他种类的牙膏:也有各自的治疗作用,如含酶牙膏有催化和消炎的能力,能去除牙垢,防止牙龈出血,除去烟渍和茶渍。叶绿素牙膏可抑制口腔内某些细菌的生长繁殖。脱敏药物牙膏可减轻牙齿遇冷热酸甜发生的过敏性疼痛的症状。 但是牙膏的治疗作用有限,有病时还应到牙医那里去看,以免耽误病情。 (六)牙线的使用 牙线是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尼龙线,专门用来清洁牙齿两侧以及牙龈深处这些刷牙够不到的地方。使用时截取40-50厘米长的一段,两端缠在两手的中指上,绷直后放在两牙之间,下牙用食指,上牙用拇指,压进牙缝,将牙线沿一侧牙齿邻面上下拉动进行清洁,然后清洁另一侧牙齿,在每两个牙之间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最后不要忘了清洁最后一个牙齿的邻面。 (七)口香糖的使用 使用不含蔗糖的口香糖也可以清洁牙齿,如木糖醇口香糖。据芬兰科学家做的临床研究发现,坚持每天使用木糖醇含量占50%以上的木糖醇口香糖,可以使蛀牙的发生减少70%左右。原因在于这种口香糖不含蔗糖,不会引起蛀牙,而且具有促进唾液分泌、减轻口腔酸化、抑制细菌生长,可达到清洁牙齿的作用。 四、孕期口腔保健的意义 孕期口腔保健还关系到今后儿童牙齿及口腔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为维持儿童健康的牙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牙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早在胎儿11周时,乳牙已发育形成牙胚,而且恒牙也在胎儿期形成。因此,准妈妈在妊娠期的生理、心理状态、营养摄入、药物使用等,均会影响胎儿的包括牙颌系统在内的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要想宝宝牙齿好,妈妈孕期保健要抓好。 五、孕期不同阶段的口腔保健 孕早期(妊娠1-3月) 如果准妈妈出现恶心、呕吐、不想吃东西等早孕现象,货挑食、偏食引起营养不良,可造成腹中的宝宝口腔器官发育不良,比如牙釉质发育不全等。那么,准妈妈此期的保健要领是: 1、保证营养。 2、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服用药物、看牙时的疼痛惊吓、拍摄X线牙片等。 3、口腔疾病的治疗最好选择在孕中期,因为治疗可能引起流产。 孕中期(妊娠4-6月) 由于胎儿全部乳牙的牙胚在此期开始钙化,准妈妈的保健措施是: 1、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鸡蛋、燕麦。 2、补充维生素D,同时进行户外活动,多吸收阳光,以促进钙磷吸收。 3、进行牙齿保健及口腔疾病治疗。 孕中期是孕期口腔保健的最佳时机。容易感染蛀牙的准妈妈,可局部使用氟化物,如氟化物漱口液、氟化物涂膜等。二严重的口腔疾病可能对胎儿造成潜在的影响,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和控制,待产后再进行彻底治疗。如智齿冠周炎的拔除等。 孕晚期(妊娠7-9月) 此时胎儿生长速度最快,准妈妈行动逐渐困难,但仍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增加营养摄入,尤其含钙、磷、维生素D的丰富食物。 2、坚持口腔卫生习惯。 除了每天两次有效刷牙外,每餐饭后可以增加一次漱口液漱口,每次吃甜食后刷牙,或在餐后及睡觉前咀嚼木糖醇口香糖一片,每次咀嚼5-10分钟。 3、口腔疾病的治疗可能引起早产。 六、产褥期婴儿口腔保健 分娩时的影响因素 婴儿牙齿的发育与其出生状况也密切相关。牙齿发育缺陷的影响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胎龄、出生后使用喉镜和气管插管、多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低钙血症和产程延长。 产后的影响因素 1、母亲的口腔状况 产后母亲口腔的健康状况可直接影响宝宝的口腔健康状况。如母亲口腔中的龋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那么她口腔中致龋齿变形链球菌的水平很低,也就减少甚至消除了对宝宝口腔的影响。 2、喂养习惯和喂养姿势 宝宝出生后,如喂养不当会导致喂养龋的发生。喂养龋,又叫奶瓶龋。是由于不良的喂养习惯或奶瓶喂养所致的较早的、猖獗的龋患,也叫婴幼儿早期龋,在我国也非常严重。此外,不正常的奶瓶喂养姿势,如躺着喂养,奶瓶的位置不适合等,都将导致宝宝下颌前伸,形成乳牙反咬合,严重影响牙列和颌骨的发育,导致面颌畸形。所以,规律喂养,避免含奶瓶睡觉,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对宝宝口腔健康的发育非常重要。 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 在产褥期,宝宝还会患一些常见的口腔疾病,需及时发现和对症处理。 1、诞生牙和新生牙 宝宝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不久,还在新生儿期,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还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医院寻求帮助。 2、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鹅口苍) 临床表现为凝乳状的假膜,有“雪口”之称。新生儿和6个月内的婴儿最易患此病,医院治疗。 鹅口疮的症状 总而言之,婴儿的口腔健康,甚至其一生的口腔健康,以及准妈妈自身的口腔健康都与孕前、孕期及产褥期的口腔保健息息相关,为了孩子,也为了你自己,不论处在孕期的哪个阶段,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好每天的口腔保健都是最明智的选择。 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