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片,我比李佳琦还了解口红界面新闻

时间:2023-4-7 12:44:3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中科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我们日常涂抹它,但我们未必了解它。

口红,曾经男女都为之疯狂的单品

为何如今成为女性名片?

捣毁口红就是女性主义象征吗?

身体政治系列第1集

不给你正确答案,

只提醒你对日常也保持敏锐与好奇。

15:32

广告、小报、小品文、漫画,作为时代的切面,它们常常机灵又简洁地向你透露社会潜意识。

曾活跃在好莱坞的彩妆品牌Westmore推出唇膏,号称其持久到拍完吻戏也不掉色

二战时期在英美,

涂口红被视作女人的爱国义务:

靓丽红唇给前线士兵以振奋,

红色也预示着必将到来的胜利。

口红品牌嗅到其中商机,

纷纷将军装、红唇等元素融入海报:

“让时刻美丽成为你的义务!”

但在同一时期的中国,

同样是涂口红,

人们的态度却完全相反。

杂志《老实话》的这番话,

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态度:

“口红多是舶来品,

消费帝国主义的商品是最大的耻辱。”

民国小报从右至左竖着阅读,下同

更有小报这样形容:

“你们搽口红时,

曾想到前线壮士在流血吗?”

帝国主义的口红涂不得,可又爱美,

怎么办?

自制!

有兴趣的厂粉可以根据其中配方自制试试

尽管在二战时的中国

掀起了自制口红的一股风潮

但社会对于涂口红这件事儿

基本还是取向保守。

“口红仅仅是吸引男人的工具而已。”

“至于女学生擦口红,

我认为是不怎么雅相的,

而且太那个了。”

年《三六九画报》登了这么一段。

这则小漫画也生动演绎了

当时男女对于口红截然不同的态度

丈夫:“你几岁了也要涂口红,是不是想做那票匪的情妇?”

有人认为口红“无用”,

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论证口红“有用”。

“从前我很不赞成女子涂口红,

近来觉得还是提倡的好,

因为女子的唯一财产便是美,

而美的最高的表现就是笑。”

如此跳脱的视角,

还有年《电声》的一则小文:

口红是细菌发展的好地方,

因此涂着口红接吻会滋生细菌。

作者用严谨的科学实验,

来打消读者们对口红的热情。

美国对口红的态度则始终狂热,

二战后世界处于战后经济扩张时期,

口红品牌商们通过广告,

制造了大量口红“神话”,比如:

一支好的口红能帮你修复即将破裂的爱情,

当然此功效只针对Tangee家的口红。

类似广告还有很多、很多

“他不再吻我了”“那你为什么不试试tangee?”“亲爱的你的嘴唇太美了”“这是tangee的魔力!”

“今晚你的嘴唇能否为你赢得幸福?”

“不会有哪支口红像露华浓一样定义什么叫真正的美国丽人”

这些散见于民国、战时和战后的画报、广告、杂志上有关口红的言论,今天我们再看,有点匪夷所思,但这些古早历史“边角料”轻松又戏谑,也是另一种看待过去的视角。

厂长语录

“反正我接受男工涂口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bfz/144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