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大专家建议应总量控制

时间:2016-4-22 10:53:3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大专家建议应总量控制

近段时间,我国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从10个省市启动“自发自还”试点,到对地方政府进行信誉评级。但短时间来看,我国地方债偿还压力仍大。根据此前审计署公布的数据,今明两年地方债到期量分别为2.4万亿元和1.8万亿元,总计4.2万亿元。接受证券时报采访的专家指出,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而支出不减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难减。地方债应当进行总量控制,中央应当在全国范围建立债务比例、债务余额控制制度和增量控制制度等。不容乐观的债务现状“虽然地方债务风险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但局部仍然存在着使人耽忧的状态。”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研究院院长、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表示,中国地方债务管理一直存在一个困扰之处,即一方面赋予地方政府在举债方面更多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必须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有效监白癜风最好医治方法管。“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去进行债务偿还。但同时,必须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有效监管,否则风险会使人耽忧。困扰政府债务管理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把两者调和和平衡起来。王雍君提示,目前,地方债务增长速度比较高。国家审计署报告显示,最近几年地方政府省市县三级的债务增长速度年均将近20,这已是经济增长的两倍多。同时,局部地区的偿债压力比较大,主要体现在高速公路贷款等方面。对低层级政府债务的整体增速均高于上1层级政府的增速,中诚信国际政府与公共融资评级部总经理助理闫文涛说,总体上地方政府债务白癜风医院排名信誉下沉、风险上移的趋势越发明显,收益与风险进一步分离。“各举债主体在享有融资收益的同时,承担的债务风险却不断向同级政府乃至高级别政府迁移。融资平台本身信誉不断向政府信誉靠拢拉近,信用风险也逐渐从个体信用风险向地区风险和宏观系统性风险迁移,高层级政府的信用风险不断积累加大。”自主发债短时间效果有限按财政部的测算,地方政府未来三年偿债比重分别为17.06、11.58和7.79。中诚信对此也进行过测算,数据显示大部分省分债务期限结构偏短,今明两年部分省分到期债务高达60。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日前明确表示,今年是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闫文涛指出,在当前财政收入放缓的背景下,财政支出的刚性会进一步加大今年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景气下行,对地方政府融资有较大影响,地方财政52的收入是要靠土地和房地产来支持。地方债务的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过大,全国许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占比达37左右,过于单一集中的债务偿还结构,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敞口。虽然地方自主发债试点已展开,但短期内的效果可能有限。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称,地方自主发债试点是在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迈出的具有鼓舞作用的一步。它为地方政府打开了一扇新的融资渠道。不过从实际效果看,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试点阶段,地方政府债券范围很小,而且中央政府极可能沿用配额制度以避免地方政府过度借贷。朱海斌举例说,在2014年的试点计划中,大部分省分的发债配额乃至不足以支付贷款利息。从近期看,预计地方政府债券将与其他融资方式并存,共同满足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政府将继续辨别存量问题和流量问题,这意味着避免现有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动机依然很强。完善发债制度建设今年“自发自还”试点的推动、地方债自主权的部分下放,被普遍认为是化解地方债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对地方债长时间管理是不够的,王雍君认为,从地方债来看,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办法是进行总量控制。中央应当在全国范围建立债务比例、债务余额控制制度和增量控制制度。债务总量主要是控制两部分,1是债务存量,也就是债务总量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另一个是增量,即当年新增加的债务发行量不能超过的数字。“这些工作虽然已展开,但仍不完全,包括没有明确的比例限制。”王雍君认为,总量控制永久处在最重要地位,这事关可持续性。制定总量控制的规则,包括规定政府的负债率和债务率。在王雍君看来,中国债务管理应有全面改革,包括建立好的法律框架、预警系统、明确中央“兜底”事项和标准。现在这些都是一个模糊地带,很多地方一旦出现问题,不知道救助标准和程序是怎样。全面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释放”中央政府,中央不但要“救火”,更要“防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kqjj/7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