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患儿除有肢体方面的障碍外,大部分患儿存在构音器官和摄食系统的中枢性神经运动异常,造成患儿发声困难、摄食困难、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言语、摄食、认知、社会交往及交流能力的发育。 这些孩子大多存在知觉的发育落后或过于敏感,特别是口腔内的触觉异常,一些儿童特别反感别人接触这些部位,有的患儿还易诱发呕吐和全身紧张。 正常儿童在发育的过程中,会经常将各种不同形状的食物或东西放在口中,通过口来感知不同物体的形状。脑瘫儿童由于吞咽困难和过敏,往往缺乏这方面的体验。这种对口中物体形状的辨别能力与构音能力有密切关系。 因此,治疗人员可以使用各种各样形状的较硬的物体和食物对舌和口腔进行刺激,改善患儿口腔内的知觉,但在训练时注意防止患儿将训练物咽下。 01适应症状 对口腔周围的刺激不足以及感觉体验不足,颌面触觉刺激过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脱敏疗法,消除过敏现象之后再进行其他的训练。 02训练原则 首先要确认存在过敏现象的部位。过敏现象最容易发生在身体的正中处,而且离正中越近,过敏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从离正中较远处开始进行确认。借助护理者的手掌,按照从手指到胳膊,肩膀,颈部,面部,口腔周围,口腔内部的顺序,从身体的外侧朝身体的内侧来进行。 03训练要领 在过敏的某个部位,不让微弱的刺激离开刺激的部位,并且有必要持续不断地给予刺激。在皮肤的表面,借助护理者的手掌,口唇和口腔内部则要借助其手指。用手掌或者手指来辅助治疗的护理者也要注意,即使患者动了,也尽量不要将手挪开或者拿走。 04训练方法 结合患者的状态,从由护理者实施的方法到加大强度来实现增强肌肉力量的目的。 刺激方法分为4个阶段: ①被动刺激法:肌肉无力以及患者完全不能协助的情况下,由护理者单方面实施训练,应用频率很高。 ②半主动刺激法:患者也积极的参加,护理者提供帮助。 ③主动刺激法:护理这仅仅起到示范的作用,全部训练由患者自身完成的方法。 ④抵抗法:由外部给患者的肌肉施力,通过对其产生抵抗,来增强肌肉力量的方法。 05训练时注意事项 ①各种训练法的频率为一天2-3次,每次5-10分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调节。每天坚持不断做下去是非常重要的。 ②训练的顺序:按照口唇、颊、舌的顺序进行。 ③训练时,一定要确保下颌处于闭合的状态(舌训练口内法除外)。 ④在分别进行口唇、颊、舌的训练时,因为每个训练都有其目标肌,所以一定要注意肌肉的走向和位置。 ⑤刺激产生的效果受到手指用法的影响。a、口唇的训练;b、颊训练;c、舌训练;d、促吞咽反射手法。 脱敏治疗还可以使患儿上肢关节灵活度增加促进智力发育。 参考来源:合民言语康复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