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儿科门诊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较多,家长很焦急,下面就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普及一下。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其次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EV71)也可引起本病。 疱疹性咽峡炎遍及世界各地,并不是一种新的病毒感染,传染性很强,流行很快。夏秋季发病率最高,主要累及1-7岁小儿。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由不同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约为2-4天。 临床表现 1.突起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可高达40℃以上,热程大多3-7天; 2.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出现拒食、少吃、流涎; 3.有时可诉头痛、腹痛或肌痛; 4.可伴发呕吐; 5.口腔部疱疹表现:初起时咽部充血明显,随之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约1-2mm,四周绕有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不久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数目多少不等。多见于咽部,位于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 6.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多属正常或略偏高,严重者可合并细菌感染,出现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 7.全身症状及咽部疱疹一般均在4-7日自愈,偶有延至2周者。很少并发症,偶有并发腮腺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