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牙医学rdquo如何变

时间:2021-3-14 20:22:13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每种科学的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大多一样。内容由简而繁,范围由小而大,牙科医学也是如此。经过近代一百余年的研究和发展,将牙科医学扩大改称为口腔医学,它的内容不仅是牙齿,而是口腔全部;它的范围是由口腔而联系到人体全身。”

这是年,时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主任毛燮均教授的一席话。这一年,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经卫生部、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医学院的牙医学系改称为“口腔医学系”。自此,全国几大院校的牙学院、牙医学系陆续更名为口腔医学系,医院的牙科亦先后更名为口腔科。

毛燮均(-),原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系首任系主任、一级教授。我国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口腔正畸学科创始人之一。

他将旧的牙医学改造成为现代口腔医学,推动了我国口腔医学事业七十年迅速发展。

办中国特色的“口腔科”之路

在西方国家,牙医学的发展已有数百年历史了。一直以来,公众都将从事牙科的医师叫做牙医(dentist);将培养牙医的学校称为牙科学院(dentalschool);在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体系中,牙科教育与医学教育也一直是两个独立的教育体系。牙医只能在牙科诊所里“拔补镶”,对医科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十分有限。

年和年,毛燮均曾先后两次赴美留学、进修,对牙科教育进行了深入考察。年回国后,他常讲到:

“许多全身性疾病在它们还未在身体别部显现症状前,口腔内早已表现了症状。”

“口腔是身体中重要的一部分,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紧密相关。”

“牙科不能仅以牙齿为对象,更不应是一门与医学割裂的学科;现代的牙科学教育,不能仅以培养出只掌握修补技术等重复操作的‘牙匠’为培养目标。”

经过对当时的牙科教育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他果断向上级提出:“要努力开发新知识以衔接牙科与医科中间的断环,革新牙医学教育使发展牙科为口腔医学专门。”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燮均教授给学生做小讲课

由牙科学到口腔医学,这是观念上的重要创新。国家卫生部、教育部迅速采纳并落实了毛燮均教授的建议,年8月,北京大学医学院的牙医学系正式更名为“口腔医学系”。

为了将旧的牙医学改造为现代的口腔医学,他极力主张“应该扩大教学目标,要增加生物学及医科方面的课程”;“高等的口腔医学教育培养的医生,不仅要有全面的口腔医学知识,更要具备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改称口腔系初期,有的基础课教师不理解,“学个牙科而已,学什么内外妇儿”。但毛燮均费尽心力、苦口婆心地向教学主管部门和任课教师一一沟通协调,甚至自掏腰包请基础和临床的老师来给口腔系的同学们上课。

就这样,口腔系的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口腔医学教育培养体系并被全国各地院校效仿。

自此,我国的“牙医”变成了“口腔医生”,诊疗范围不再只局限于牙齿,而是将口腔颌面部肿瘤、畸形、外伤,唾液腺疾病、黏膜病、颞下颌关节病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不属于牙科的内容,也纳入到口腔科的诊疗范围中。

除此之外,在口腔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培养初期,口腔系学生与临床系一起接受基础医学教育;在临床教育方面,口腔系学生在接受完临床医学教育的基础上,才开始接受专门的口腔医学基础和临床教育。

20世纪50年代末,毛燮均教授在

口腔颌面外科进修班结业典礼上

这一模式的转变,核心价值不仅使牙科专业范围明显扩展到了口腔整体,更重要的是把口腔医学建立在大医学的基础上,视为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按照这种模式培养的口腔医师,医学根底扎实,知识面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优势。

这不能不说,毛燮均教授当年开创性的建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进化论、人类学与口腔医学

毛燮均对现代人类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深刻的认识。他在“反??的早期矫治问题”及“演化途中的人类口腔”等论文中科学地指出:口腔医学要符合生命科学的客观原则及其变化规律。

通过认真细致地研究和分析,他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指出国外一些学术权威的错误认识,这种坚持真知灼见的鲜明态度在当时的学术氛围中是难能可贵的。

抗美援朝时期,毛燮均教授(右二)与同事们

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告世界人民书》签名

毛燮均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并不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而致力于实地实物的观察研究。

例如,他主持了距今三千余年的安阳及辉县殷代人头颅骨的研究,于年连续发表研究报告,对殷代人的龋病、牙周病、错??畸形及第三磨牙状况等重要口腔疾病和特征,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观察、统计和分析,并与现代中国人进行比较,科学地阐明了口腔主要疾病的发展规律,分析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这些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毛燮均根据对生物演化规律的认识,不仅钻研国外人类学资料,还注重对中国资料的研究。早在年,他就对山顶洞人、殷墟人及现代中国人头骨牙颌进行了观察比较,于年完成了对北京市名儿童错??畸形的调查统计。

结合上述安阳殷代人牙的研究成果,综合他对进化论、生物学、生命科学及现代口腔医学的理解,年提出错??畸形新分类法,后被简称“毛氏错??畸形分类法”,于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现在还被全国口腔正畸医师广泛使用。

毛燮均对现代错??畸形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测——X线头影量非常重视,认识到它在诊断、设计、疗效评价及生长发育各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指导研究生并与放射科技师合作,克服困难,白手起家,自制了一台头颅定位仪。其性能良好,文革前即用此定位仪完成了两名研究生的课题。此后长期在临床上应用,医院成为国内最早引进这一诊断手段的单位,并最早建立了中国人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

如今已经进口了更先进的X线头影拍摄设备。这一手段更广泛应用于多个口腔分支学科。

大家风范一代宗师

毛燮均曾长期肩负着我国口腔医学行政和学术领导的重任。他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均有口皆碑。他一向谦虚谨慎,精益求精,而且诲人不倦,平易近人,是大家尊敬和爱戴的师长。

他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且身体力行。即使在文革的艰难岁月,他仍然坚持组织科室同事学习国外正畸文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kqhl/105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