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中白色念珠菌病因

时间:2020-7-22 15:38:56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白色念珠菌病是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亦被称为雪口病。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绒毛状斑块,犹如牛奶皮黏附在黏膜上。

正常情况下,白色念珠菌存在于口腔、肠道、肛门、阴道及皮肤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白色念珠菌一般不致病。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一下情况下,白色念珠菌可引起口腔病变。

主要病因

1.当人们使用抗生素治疗某种感染,大多数致病被控制后使得原来不致病的白色念珠菌徐苏生长繁殖,医学上称为菌群失调。由于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口腔各个部位产生病变,表现为舌乳头萎缩,萎缩区的舌面无舌苔,其边接清楚,当食物刺激是产生疼痛,婴幼儿通常因疼痛而拒食。在萎缩去表面可出现黄白色薄膜。

2.长期佩戴义齿时,可以起粘膜受压区充血,充血小水疱或者白色小点状。疼痛可以忍受。口腔医学上称为义齿性口炎。由于义齿表面有无数小气孔,义齿的表面凹凸不平,为白色念珠菌隐藏提供了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

3.分娩过程中,阴道内的白色念珠菌污染婴儿口腔及面部皮肤,导致婴儿患此疾病。

主要症状

白色念珠菌病的好发部位是唇、舌、颊、颚等部位。发病早期可是口腔黏膜充血,病变由红变白,其表面散在分布微图的白色小斑点,可以相互融合成斑块状,有的似容貌状紧密黏附着,不易被擦掉。如果强行去除牛奶皮样物质可使局部组织面渗血。儿童常有烦躁不安的表现。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jbby/94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