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逐步上升, 许多病毒也扑腾扑腾的进入了高发期,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手足口病进入了高发季节, 各位许昌的爸爸妈妈们, 防患于未然,提早预防很重要!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近年来,江苏省的监测数据显示 每年4月-7月和11月-12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尤其夏季高峰(4-7月)为主要流行季节! 从发病人群来看全人群均易感, 但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 学龄前儿童可以占到病例总数的95%以上。 医院连续收治多名重症手足口患儿 爸妈需警惕! ↓↓↓ (来源:社会写真) 手足口病到底有哪些症状呢? ●患者多数出现身体发热、发烧,而且是持续性的发烧。伴随着会出现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手部、脚部、臀部、口腔内部都会陆续出现一些小红点点,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会长大,然后出现带有红晕的疱疹。 ●开始的疱疹体内液体比较少,大一点的疱疹体液比小疱疹少多一些,而且略带白色的水泡,类似炎症。 ●患者因为瘙痒,因为咽喉疼痛,会出现食欲不振,烦躁,哭泣,咳嗽,因此需要好好的照顾好儿童。 手足口病如果症状不明显, 很容易被当成普通感冒来看待, 得不到家长的重视。 但其实,手足口病和感冒还有一定的区别。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而肠道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 患儿发病后可从咽部、粪便、疱疹液排出病毒。 据了解,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人群密切接触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粪便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及表面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 勤通风、晒衣被! 是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15字要诀。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 讲究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 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可以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 (主要是手心、脚心) 和口腔有没有异常, 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宝爸宝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