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患了糖尿病到底能不能停用胰岛素? 昨天小编看了这样一条新闻,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个16岁的孩子患了一型糖尿病拒绝打胰岛素,父母溺爱孩子停止给孩子打胰岛素,最终孩子因为糖尿病死掉了。网上认为这个孩子是熊孩子自己给自己“作死”了;也有人说因为熊孩子有一对熊父母,太溺爱孩子了。 今天小编不想和大家聊熊孩子或熊父母的问题,今天小编来跟大家聊聊患了糖尿病到底能不能停用胰岛素,什么情况可以停用胰岛素。在这之前,小编先给大家讲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大约25%-50%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另一种糖尿病的病因是环境因素,比如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从而导致糖尿病。 那到底患了糖尿病之后到底能不能停用胰岛素呢?答案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暂停使用,但是不能永久停用。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今天小编也为大家分开来说一下。 首先来说一下1型糖尿病。当患者确诊是1型糖尿病的话,是不能停用胰岛素的。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分泌出现了问题,彻底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不通过注射的办法向体内补充胰岛素,该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就要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并进而发展至昏迷和死亡。 如果新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血糖升高或急性并发症时,应该首选使用胰岛素治疗,急性并发症一旦过去,就有可能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这是因为2型糖友出现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除了可能存在外界的诱发因素以外,也有可能是因为体内的胰岛功能受到严重的破坏了,因此在急性并发症纠正后,医生一般会再评估一下患者的胰岛功能。
如果患者胰岛功能确实已经不容乐观,建议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如果胰岛功能尚可,且不存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禁忌证,度过急性期后,完全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如果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生活方式控制效果不好,多说明此时2型糖友体内的胰岛功能已经较差,此时需要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当然此种情况下接受胰岛素治疗也不说明病情就加重了,如果没有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仍然可以健康生活很多年。 当然,有些新诊断的糖尿病难以明确分型,即不知道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这时可以先用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然后再根据病情及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明确鉴定分型,如果可以排除1型糖尿病,就可以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控制。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小编建议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