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怕死?只是你从来没有正视过死亡,所以你怕。你们今天都不会死,但是未来一定会,不管你能设法活多长,都无法缩短未来死亡之后的长度。 迄今为止,只有哲学家这个群体将大部分精力用来审视死亡这个话题,并且实践。死亡不是他们的忌讳,更像是他们认领未来走向的方式。 哲学式的思考就是为死亡做准备,为死亡提供训练,并培养面对死亡的态度。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学会了怎么死的人们就不再会成为奴隶。塞内卡说:不懂得好好死的人也不会好好活。 好吧,让我们跟随历史的步伐来看看哲学家们都是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死亡的吧?我敢保准小伙伴们会对死亡有新的认识! 苏格拉底--学习怎么死 苏格拉底被雅典政府当局审判并处死,罪名有两项:第一是教坏了雅典青年;第二是不尊敬雅典城邦的神,而引荐自己的新神。苏格拉底面对审判留下的发言是:现在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着;究竟谁过的更幸福,只有神知道。 小朋友们,要成为哲学家,就得学习如何对待死亡,培养死亡的合适态度就是成为哲学家的开端。 备注: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毕达哥拉斯--因为豆子 毕达哥拉斯派遵循很多世俗的教义,尤其食品方面。他们不吃鱼和肉类,不吃鸡蛋,尤其不吃豆子,因为豆子长得很像生殖器。当地一个大款叫库罗,由于被毕达哥拉斯派的人鄙视,用火烧毁了他们聚会的房屋,徒弟们帮助毕达哥拉斯逃出来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一片豆田,毕达哥拉斯停下来,宣称自己宁愿被杀死也不想穿越豆田,于是他们就被追上的大款给杀了。 备注: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他认为存在着许多但有限个世界,并坚持大地是圆形的,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第一个注重“数”的人,希腊哲学开始产生了数学的传统,并建设了许多较有影响的社团。 恩培多克勒--我是神 恩培多克勒认为睡眠是血液冷却导致,当热量完全消失的时候,死亡就来光顾了。如果热量是生命之依托,那么追求永生的恩培多克勒就通过跳进火山口的方式达到他的目的。于是,盛装的恩培多克勒纵身跃入埃特纳火山口。 备注:恩培多克勒是哲学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达哥拉斯教的影响。四根说由他提出,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第欧根尼--疯掉的苏格拉底 第欧根尼的言行一贯显示出他对腐化、奢侈和伪善的坚定不移和永不休止的反对。当被问到他需要怎么样被埋葬的时候,第欧根尼说:脸朝下。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用不了多久,朝下的脸就会翻转过来朝上的。于是在95岁的时候他将自己脸朝下憋死了。 备注:第欧根尼,古希腊哲学家,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他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鼓励放弃舒适环境。作为一个苦行主义的身体力行者,他居住在一只木桶内,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他的哲学思想为古希腊崇尚简朴的生活理想奠定了基础。 芝诺--我自己会来的 芝诺是斯多葛学派的奠基人,他极力反对柏拉图,生活出了名的节俭。95岁的时候他失足跌倒,摔折了一只脚,卧床不起。他用拳头捶打着地面,大声喊叫:我自己会来的,你为什么这么急召唤我?于是他憋住气,当场就死了。 备注:芝诺生活在古代希腊的埃利亚城邦.芝诺悖论是他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由于量子的发现,这些悖论已经得到完善的解决。 伊壁鸠鲁--死亡与我们毫不相干 伊壁鸠鲁将死亡理解为完全的毁灭,灵魂不过是原子颗粒的临时混合物。正是死亡带来的恐惧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毁掉了生活。他认为:我们必须培养这样的思想,死亡与我们毫不相干,因此没什么好恐惧的,练习好好活与练习好好死是同一回事。 伊壁鸠鲁临终收到膀胱和肠癌的折磨,但是他却向世人说:只要想起了我的理性和研究成果,想起他们所带来的灵魂的满足感,足以抵消所有病痛。 备注: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享乐主义又叫伊壁鸠鲁主义,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 庄子--尘归尘土归土 当庄子将要去世的时候,学生们想要为他筹备一场儒家式的豪华葬礼。但是他拒绝了,说:太阳和大地是我棺椁,放在地山是被老鹰和乌鸦吃掉,放在地下是被蝼蚁吃掉,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偏心呢? 庄子的妻子死后,惠子来看他,却看到庄子敲着一直盆唱歌,就对他说:她为你生儿育女,年老而终,你这么做合适吗?庄子一边唱歌一边说:就像我想象她在出生前灵魂凝聚,拥有形体时一样的高兴,今天她灵魂消散,回归天地之间,我反而哭哭啼啼,也不太懂生命自然的道理了! 备注:庄子,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笛卡尔--死亡后的漂泊 笛卡尔一生漂泊和生活过的地方足足38个。他在法国的朋友将病毒传染给他,但是朋友通过放血疗法痊愈了,而笛卡尔坚持认为这种方法太荒唐,于是他病情恶化,弥留之际,笛卡尔说:我的灵魂啊,你被囚禁了那么久,到了摆脱肉体重负,离开这囚笼的时候了。你一定要鼓起勇气,快乐地接受这灵肉分离之痛。笛卡尔死后被埋葬在未受洗礼者的公墓,这意味着他的灵魂无法上天堂,于是年他的尸体被挖出来,足足一年的时间才返回巴黎重新安放。 备注: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叔本华--人生是与死亡签订的契约 叔本华是哲学家中讨论死亡最多的,他无尽的悲观主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叔本华而言,死亡才是哲学思索的动机,而人生是以受难方式逐步走向死亡。生命是向死亡讨来的借贷,而睡眠,不过是缴付每日的利息。叔本华还认为有轮回:他说死亡并非完全湮灭,而是个体生命分解并重铸为新的形态的过程。 备注:亚瑟·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忘我。 弗洛伊德--死亡一定非常甜蜜 弗洛伊德从年开始因为嘴巴和口腔里的肿瘤做了三十多次手术,病因是他抽雪茄过多,每天20根。据说他每天都在琢磨死亡的事情,而且看到那些快离世的朋友总对人家说:别了,你大概再也见不到我了。年,弗洛伊德在慕尼黑晕倒过一次,醒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死亡的感觉肯定是非常甜蜜的。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到对病痛的迎合或者逃避,而是清醒地接受随死亡而至的痛苦。 备注: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萨特--我从来没有考虑死亡的问题 萨特在去世前说:死亡?我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的生命中没有死亡的一席之地,它总是被排除在外。某一天我的生命会终止,我只希望我的死永远不会进入到我的生活中,不要限制我的生活,我希望自己是生命的主宰。在萨特生命最后的回光返照时,他问波伏娃:我们该怎么处理葬礼的费用啊?最后他闭上眼睛,握着波伏娃的手说:我非常爱你,我的海狸。 备注:让-保罗·萨特,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鼓吹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End— 赞赏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