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6.html 从战国时期“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的“东家之子”,到如今的高鼻梁、瓜子脸、A4腰、漫画腿、精灵耳的“人造美女”,千百年来,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苛刻,美的标准也越来越被量化,制造出一波波的容貌焦虑,长得丑的想变美,长得美的想要更美。 美毕竟是一种稀缺资源,而以新氧科技为代表的医美平台,则狠狠抓住了人们“求美心切”的心理,作为一款专业美容微整形服务软件,它专注于帮助想要变美的用户通过专业可靠的整形手术将自己变得更美丽,利用不断滋生的“容貌焦虑”,疯狂收割消费者。 年创立至今,新氧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提供查询、挑选和预约医美服务的在线平台,其业务覆盖中国已超过个城市。可是,颜值越是内卷,审美标准越是跑偏。在三观被五官带着走的当下,不断经受整容事件反噬的新氧,还能做好颜值这门生意吗? 01 新氧,已成资本弃儿? 今年3月,新氧科技发布截至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其中几组数据的变化颇耐人寻味。 根据财报内容显示,年全年新氧总收入16.93亿元,同比增长30.7%。净利润亏损万元,同比下滑.2%。其中,年第四季度中,新氧总营收为4.5亿元,同比增长5.9%,净亏损为万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万元。 由于年呈现典型增收不增利态势,新氧就年第一季度业绩作出的预测也偏向于保守。新氧医美表示,预计其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将在2.9亿元至3亿元之间,较年同期下降19.4%至16.6%。 这或许与用户数量的下降息息相关。 年下半年就已开始出现用户下降的趋势,据财报显示,截至年12月31日,新氧月活用户数量为万,同比下降16.85%。 无独有偶,投资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年5月2日,登录纳斯达克后两天,市值就突破20亿美元,这或许成了新氧最高光的时刻,自年3月开始,美股新氧已连跌14个月,市值跌去近90%,截止年5月17日美股收盘新氧的市值仅剩下1.12亿美元,缩水严重。 这意味着,讲不出新故事的新氧或许将沦为资本弃儿。 02 深陷医美行业乱象的泥淖 医美行业一直被资本视为肥美丰腴的沃土。据福布斯中国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年我国医美行业累计融资或募集金额达到.30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已逾亿人民币,并以22.5%的年复合增长率迅速上涨。 而汇聚了许多医疗机构,让用户通过平台与医生沟通,进行整形预约,和机构间达成交易的新氧,正是凭借着左手医美机构、右手医美用户,赚足了流量,也“收割”了巨大的财富。可这也为医美行业乱象的频发埋下了深深的隐患,比如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等。 根据企查查显示,在年7月,宁医院有限公司就因在新氧平台、美团app等平台违规发布医疗广告,被处以6万元的处罚; 据海报新闻报道,年杭州网红小冉因在医院做抽脂手术,后引发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而该机构早在年就入驻了新氧,并被新氧认证为安心购和正品联盟。 此外,截止5月17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还有条对新氧的投诉,内容涉及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整容失败、商家跑路、维权退款难等等。 据中访网报道,在年5月,做空机构BlueOrcaCapital的一份报告中曾指出,新氧涉嫌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在平台大医院。甚至作为新氧医美社区生态重要一环的“美丽日记”,也被曝出存在造假行为。 深陷医美行业乱象的泥沼,新氧甚至抽身乏术。 03 “广告公司式”的商业模式 新氧现在尴尬的处境或许与其“广告公司式”的商业模式密不可分。 作为新氧创始人,金星曾说希望新氧最后不要变成一个广告公司,然而逐年增高的广告收入还是将创始人的脸打得“啪啪”作响。 新氧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于两大块:一方面向医美机构收取入驻平台的广告费,即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向在新氧平台预定医美项目的消费者收取佣金,即预定服务。 财报数据显示,年,新氧的信息服务费在总营收的占比仅45%,预定服务费占比则高达55%。 可不过四年,情况就发生了彻底的扭转。新氧年16.92亿元的营收中,信息服务贡献13.04亿元,占营收比为77.07%;预定业务营收实现2.76亿元,占营收比为16.31%;而截至年三季度,信息服务业务收入已占新氧总收入比重的81.1%。 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新氧APP上刷新出的医美机构、整容医生和医美项目,都有可能是资本“铜臭味”的结果。 04 承载不起人们信任的新氧 以新氧为代表的医美资讯平台也将做生意的触角延伸到了流量上,并通过不断的广告投放来获取越来越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