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教育全力助您一考过关! 积跬步,过医考!!只要想学,永远不会迟,坚持的终点就是成功的彼岸! 17 年 06 月 17 日 距离实践技能考试还剩 36天 一、A1 1、以下哪一项与沟纹舌、面神经麻痹组成梅-罗综合征A、血管神经性水肿 B、药物过敏性口炎 C、肉芽肿性唇炎 D、舌乳头炎 E、慢性唇炎 2、以下裂纹舌的主要表现中,不恰当的是A、沟纹的深浅、长短不一 B、在舌背的纵、横沟纹 C、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加重 D、男性多发于女性 E、常与地图舌同时存在 3、沟纹舌的发病可能与哪一项因素有关A、年龄因素 B、家族遗传史 C、脓疱性银屑病 D、梅-罗综合征 E、以上都有可能 4、舌乳头炎包括A、丝状乳头炎 B、菌状乳头炎 C、叶状乳头炎 D、轮廓乳头炎 E、以上均包括 5、以下哪一项属于梅-罗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A、沟纹舌、肉芽肿性唇炎、面神经麻痹 B、沟纹舌、巨舌、面肌抽搐 C、面瘫、巨舌、口角炎 D、肉芽肿性唇炎、巨舌、面肌抽搐 E、地图舌、肉芽肿性唇炎、面肌抽搐 6、地图舌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A、儿童 B、青年 C、中年 D、老年 E、成人 7、地图舌的舌背黏膜表现为A、片状白斑 B、菌状乳头不明显 C、光滑的红色剥脱区 D、沟纹如脑回状 E、以上均不正确 8、舌乳头炎的发病因素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维生素缺乏 B、真菌感染 C、残根残冠刺激 D、吸烟 E、不良修复体 9、关于地图舌下列哪种说法是对的A、好发于舌腹部 B、病损区中间表现为丝状乳头萎缩凹陷 C、患者有自发痛 D、又称为萎缩性舌炎 E、发病与口腔环境不佳有关 10、沟纹舌的治疗应采用A、清除牙菌斑 B、无症状者一般不需治疗 C、去除残根残冠 D、切除沟纹 E、服用抗生素 11、不可能是地图舌的病因的是A、消化不良 B、贫血 C、胃肠功能紊乱 D、口腔pH值改变 E、情绪因素 12、地图舌又可名为A、裂纹舌 B、贫血性舌炎 C、剥脱性舌炎 D、沟纹舌 E、消化不良性舌炎 13、游走性舌炎的病损形态常表现为A、蝶形 B、菱形 C、盘形 D、蔓延性 E、地图形 14、地图舌的病损边缘表现为A、丝状乳头剥脱 B、微凹陷 C、红色光滑区 D、红斑 E、高起 15、地图舌的病损经常变换位置,移动或游走的原因主要是A、舌体的活动 B、口腔PH值的变化 C、细菌微生物的作用 D、药物牙膏的作用 E、剥脱区不断扩大 16、与地图舌难以鉴别的疾病是A、舌背扁平苔藓 B、贫血性舌炎 C、消化不良性舌炎 D、菱形舌 E、毛舌 17、地图舌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但有时可能出现症状是A、口干 B、自发痛 C、冷热痛 D、阵发性疼痛 E、烧灼感、刺激性痛 18、下列有关地图舌的临床表现描述中,不恰当的说法是A、剥脱逐渐扩大 B、又称为剥脱性舌炎 C、患者自觉症状明显 D、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 E、舌背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 19、以下有关沟纹舌的描述中,恰当的一项是A、较深的沟内易积存食物、细菌 B、舌黏膜颜色改变 C、舌黏膜质地改变 D、影响舌的活动度 E、影响舌的味觉 20、常与沟纹舌并存的疾病是A、地图舌 B、叶状乳头炎 C、贫血性舌炎 D、丝状乳头炎 E、毛舌 21、慢性非特异性唇炎的病因包括A、舔唇不良习惯 B、机械性长期刺激 C、寒冷干燥 D、精神因素 E、以上都是 22、慢性非特异性唇炎的临床表现为A、皲裂 B、脱屑 C、结痂 D、水肿 E、以上都是 23、与口角炎发病无关的因素有A、B族维生素缺乏,致营养不良 B、感染因素 C、遗传因素 D、创伤因素 E、变态反应 24、下列各项为口角炎常见临床表现。除了A、皮肤、黏膜充血 B、黏膜丘疹 C、口角湿白 D、口角皲裂 E、口角糜烂 25、慢性唇炎的病因可能是下列因素,除了A、天气干燥 B、咬唇不良习惯 C、心情烦躁、多虑 D、空气寒冷 E、残根残冠刺激 2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慢性唇炎的临床表现A、脱屑 B、糜烂 C、结痂 D、肿胀 E、放射状斑纹 27、下列各项可作为维生素B族缺乏口角炎的诊断依据,除了A、双侧口角湿白色 B、口角糜烂或溃疡 C、舌背丝状乳头萎缩 D、菌状乳头水肿、肥厚 E、轮廓乳头肿大 28、多伴有萎缩性舌炎的口角炎是A、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B、球菌性口角炎 C、真菌性口角炎 D、接触性口角炎 E、感染性口角炎 29、可伴有唇炎、舌炎的口角炎是A、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B、球菌性口角炎 C、感染性口角炎 D、接触性口角炎 E、以上均可 二、A2 1、患者,女性,78岁,口角糜烂两个月。查:双侧口角区皮肤黏膜增厚呈灰白色,伴细小裂纹。全口义齿重度磨耗。此患者应属于哪一类口角炎A、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B、感染性口角炎 C、接触性口角炎 D、创伤性口角炎 E、以上均不是 三、A3/A4 1、患者,女性,42岁,舌苔部有一红色斑块一年余,病损时常变换位置,无自觉症状。1、根据上述症状,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裂纹舌 B、贫血性舌炎 C、游走性舌炎 D、沟纹舌 E、消化不良性舌炎 2、该患者可能出现哪项症状 A、自发性疼痛 B、舌体活动不自如 C、剥脱区微凹陷 D、有明显的刺激性痛 E、菌状乳头不清晰 3、患者的诊断可能是以下名称,除了 A、地图舌 B、游走性舌炎 C、地图样舌炎 D、剥脱性舌炎 E、萎缩性舌炎 答案部分 一、A1 1、 C 沟纹舌,同时出现肉芽肿性唇炎,面神经麻痹或有面神经麻痹史,则诊断为梅-罗综合征。 2、 D 沟纹舌又名裂纹舌,主要表现为舌背的纵、横沟纹,沟纹的深浅、长短不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加重。常与地图舌同时存在。沟纹舌无性别差异。 3、 E 沟纹舌该病因不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年龄:有报告新生儿发病率约为0.8%,学龄儿童为5%~15%。10岁前发病率较低,10~60岁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60岁后上升趋势停止。②遗传:有明显的家族史。③全身疾病:如脓疱性银屑病、梅-罗综合征等。 4、 E 舌乳头炎包括丝状乳头炎、菌状乳头炎、叶状乳头炎及轮廓乳头炎。 5、 A 沟纹舌,同时出现肉芽肿性唇炎,面神经麻痹或有面神经麻痹史,则诊断为梅-罗综合征。 6、 A 地图舌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儿童,成年人较少,男女均可发病,无季节性,一般无自觉症状,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局部刺激痛。 7、 C 地图舌表现为舌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故也称剥脱性舌炎。但是菌状乳头常清晰可见,其边缘为白色微高起的弧形、圆形或椭圆形包绕。 8、 D 引起舌乳头炎的全身因素有维生素缺乏、贫血、真菌感染等。局部因素有残根、残冠、牙石等刺激和两侧后牙锐利牙尖的摩擦。叶状乳头在人类已退化,呈皱褶状位于舌后部的舌缘两侧,因接近咽部,故咽部的炎症可波及。 9、 B 地图舌为一种浅表性的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因其表现类似地图标示的蜿蜒国界,故为此名。病损形态位置多变,又被称为游走性舌炎。儿童多发,成人常伴沟纹舌。此病好发于舌背、舌尖、舌侧缘部。病损部位由周边区和中央区组成。中央区表现为丝状舌乳头萎缩凹陷、黏膜充血发红、表面光滑的剥脱样红斑。患者一般无疼痛等不良感觉。 10、 B 沟纹舌若无疼痛可不治疗。应保持口腔清洁,用消炎漱口剂以防裂沟中食物残屑、细菌的滞留。 11、 D 地图舌原因不明。在儿童与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在成人与贫血、胃肠功能紊乱、情绪、病灶感染等有关。还有报道与遗传因素有关。 12、 C 地图舌表现为舌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故也称剥脱性舌炎。 13、 E 地图舌是一种浅层的慢性剥脱性舌炎,主要出现在舌背,有时也见于舌缘、舌腹、舌尖。病损的形态表现为圆或椭圆的红斑,可单个或多个,并能很快扩大或融合,融合后常类似地图的边界,故称地图舌。由于其形态和位置多变,故又名游走性舌炎。 14、 E 地图舌表现为舌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故也称剥脱性舌炎。但是菌状乳头常清晰可见,其边缘为白色微高起的弧形、圆形或椭圆形包绕。 15、 E 地图舌当剥脱区以离心方向逐渐扩大时,其相应的白色边缘区也随之扩大或断离,而使人们感到病损在移动或游走。 16、 A 地图舌病损中央萎缩区不明显而周边区条带状损害较宽时需与舌部扁平苔藓鉴别,后者以白色斑块或条纹损害为主,成灰白珠光色,由细小白纹构成,无昼夜间游走变位特征。 17、 E 地图舌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但合并真菌、细菌感染或伴沟纹舌继发感染时,再食用刺激性食物、乙醇饮料等,则有时有烧灼感或刺激性痛。 18、 C 地图舌表现为舌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故也称剥脱性舌炎。但是菌状乳头常清晰可见,其边缘为白色微高起的弧形、圆形或椭圆形包绕。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有烧灼感或刺激性痛。 19、 A 沟纹舌沟纹的深浅、长短、粗细不一,并不影响舌的活动度和味觉,颜色正常,仍有一定的柔软度,舌乳头亦正常。较深的沟纹中常有细菌,食物残屑滞留而呈轻度炎症,如有水肿则舌体增大,严重者整个舌背布满裂纹。 20、 A 沟纹舌表现为舌背一条或长或短的中心深沟和多条不规则的副沟。因沟纹的形状或排列方向不同,又称脑回舌或者褶皱舌,且多伴有地图舌的表现。 21、 E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又称慢性唇炎,不能归入后述各种有特殊病理变化或病因的唇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其病因不明,一般无全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温度、化学、机械性长期持续刺激因素有关。例如嗜好烟酒、烫食;舔唇咬唇不良习惯。多见于高原寒冷地区或气候干燥季节;与精神因素有关。 22、 E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可分为以脱屑为主的慢性脱屑性唇炎和以渗出糜烂为主的慢性糜烂性唇炎。①慢性脱屑性唇炎:30岁以前的女性多发,常累及上下唇红部,以下唇为重,全唇红可见黄白色或褐色脱屑、脱皮或细鳞屑。轻者为单层散在性脱屑,重者鳞屑密集或重重叠叠。可无痛地将屑皮轻易撕下,暴露出下方看似正常的组织。邻近的皮肤及颊粘膜不被累及。可继发感染而呈轻度水肿充血,有局部干胀发痒刺痛或灼痛感,病情持续数月至数年不愈。②慢性糜烂性唇炎:唇红部糜烂剥脱、有炎性渗出物,形成黄色薄瘀,或出血后凝结为血痂,或继发感染后脓性分泌物结为脓痂。痂皮脱落后形成出血性创面,继之又结痂,反复发生,使唇红部肿胀或慢性轻度增生,颌下淋巴结肿大。常不自觉咬唇、舔舌或用手揉擦,以致病损区皲裂而有明显疼痛感。可暂时愈合,但常复发。 23、 C 口角炎的种类较多,分为感染性口角炎(由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创伤性口角炎(医院性创伤、严重的物理刺激或某些不良习惯引起);接触性口角炎(患者常有过敏体质,一旦接触变应原或毒性物质可引起发病);营养不良性口角炎(由营养不良引起,尤其是维生素B2缺乏达一年之久者)。 24、 B 口角炎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种:①营养不良性口角炎:表现为单纯或者双侧口角湿白色,有糜烂或溃疡,有横的沟裂,严重者可向内侧黏膜或皮肤延伸,沟裂深浅不一,长短不一,疼痛不明显。 ②感染性口角炎:口角区充血、红肿,有血性或脓性分泌物渗出、层层叠起呈污秽状的血痂或脓痂,疼痛明显。 ③创伤性口角炎:为单侧性口角区损害,为长短不一的新鲜创口,裂口常有渗血、血痂。 ④接触性口角炎:接触变应原或毒物后迅速发作。口角区局部充血、水肿、糜烂、皲裂,渗出液明显增多,疼痛剧烈。 25、 E 慢性唇炎的病因多与各种慢性长期持续性刺激有关,如干燥、寒冷、舔唇、咬唇、撕皮等不良习惯及日晒、烟酒、化妆品刺激等,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26、 E 放射状斑纹多见于盘状红斑狼疮。 27、 E 维生素B族缺乏常引起口角炎,尤其是后者,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有糜烂或溃疡,有横的沟裂,严重者可向内侧黏膜或皮肤延伸,沟裂深浅不一,长短不一,疼痛不明显。与口角炎同时存在的还常有唇干燥,有纵裂纹并偶见有鳞屑,唇微肿;舌背丝状乳头萎缩以致舌背平滑。但菌状乳头水肿、肥厚,呈蘑菇样,散在分布,舌缘常见有齿痕。患者感口角处有刺激性痛。因此,营养不良性口角炎,不但口角糜烂还可有唇炎、舌炎。 28、 A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维生素B族缺乏常引起口角炎,多伴有舌部病损如萎缩性舌炎。 29、 A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维生素B族缺乏常引起口角炎,尤其是后者,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有糜烂或溃疡,有横的沟裂,严重者可向内侧黏膜或皮肤延伸,沟裂深浅不一,长短不一,疼痛不明显。与口角炎同时存在的还常有唇干燥,有纵裂纹并偶见有鳞屑,唇微肿;舌背丝状乳头萎缩以致舌背平滑。但菌状乳头水肿、肥厚,呈蘑菇样,散在分布,舌缘常见有齿痕。患者感口角处有刺激性痛。因此,营养不良性口角炎,不但口角糜烂还可有唇炎、舌炎。 二、A2 1、 B 感染性口角炎:急性期呈现口角区充血、红肿,有血性或脓性分泌物渗出、层层叠起呈污秽状的血痂或脓痂,疼痛明显。慢性期口角区皮肤黏膜增厚呈灰白色,伴细小横纹或放射状裂纹,唇红干裂,但疼痛不明显。年长患者的口角炎多与咬合垂直距离缩短有关,口角区皮肤发生塌陷呈沟槽状,导致唾液由口角溢入沟内,故常呈潮湿状态,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双侧口角区湿白糜烂有皲裂线,全口义齿重度磨耗均提示可能造成真菌感染导致的感染性口角炎。 三、A3/A4 1、 C 地图舌由于其形态和位置多变,故又名游走性舌炎。 C 地图舌表现为舌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故也称剥脱性舌炎。 E 地图舌又称地图样舌,地图舌由于其形态和位置多变,故又名游走性舌炎,地图舌表现为舌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故也称剥脱性舌炎。 年口腔实践技能图解全新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