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口腔科了解到,最近该科室接诊了不少口腔发炎上火的患者。医院口腔科张景谊主任介绍:“中医讲冬藏春发,即人体阳气潜藏一冬,从春天开始升发,人体阳气容易过度外泄而产生浮火,口腔位于人体的上部,邪火会灼烧口腔内粘膜、牙龈的经脉,而引发一系列的口腔疾病。” 春季乍暖还寒时候,人体的抵抗力较弱,火热毒邪随之入侵,牙龈发炎、出血、红肿、痛都是胃火导致的。另外,正常的牙龈是浅粉色,有点彩,上火后牙龈随即变成鲜红、暗红色,口气重,点彩消失,患者还会发生牙龈肿胀、出血、疼痛、口臭等症状。患者应服用“清胃汤”,其中栀子、黄芩、柴胡、竹叶可以清热泻火。 肝火也会导致口腔黏膜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口腔溃疡、牙龈肿胀等,患者出现口舌溃烂、舌体干裂、口干口苦、口腔炎等疼痛难忍。张主任建议患者用“玉女煎”,里面有石膏、玉竹、白芍、知母,有清肝泻火、消渴的功效。可治疗牙痛,齿松牙衄,舌红苔黄而干,牙龈炎、急性口腔炎等。 心火也会致口腔上火,舌头不仅红,还可能会有很多小红点,中医里讲这就是心经有火,是有心火的表现。患者多会出现口腔溃疡,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口疮”。患者口腔周围粘膜红而微肿,溃疡局部灼痛明显。张主任建议服用“导赤散”,其中有竹叶、栀子、通草等,具有清心火、养阴生津的功效,主治口舌生疮。 从中医上讲,口腔疾病都属于代谢性疾病,主要是阴阳失衡所导致,因此,通过中医治疗可以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也就是中医所讲的阴阳平衡了,身体好了,口腔疾病自然就痊愈了。西医认为,口腔疾病主要源于正常菌群失调,通过洁牙等治疗可以调节菌群的平衡,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治疗口腔疾病还是要有“整体观”。 张主任建议:“多喝水,尤其是菊花茶,及相对引用沙参、麦冬、玉竹等中药制剂抑制口腔上火效果更为显著。中医认为唾液对人体健康有很大作用,可清洁口腔,保护口腔黏膜,保持口气清新。另外,多锻炼,多饮水、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利于坚固牙齿,保护牙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