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为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苏州医改推出一个巨大的福利包 全面启动 ﹀ ﹀ ﹀ ★健康市民“”行动计划★ 这个计划将给全体市民提供健康保障 可以说是从出生到养老都包括在内! “”行动计划是什么? 简单来说 “”行动计划就是建立: 一个平台: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三大机制:居民疾病高位因素筛查机制 五大中心:城市多中心疾病协同救治体系 最终形成“社区筛查预防--智慧急救--多中心协同救治”的分级防治体系。 图片来自“苏州健康” 具体来说↓↓↓ 一个平台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初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向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的转型升级,在完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功能。 重点目标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重点做好针对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开展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孕产妇高危因素筛查并形成健康评价报告,据此向社区居民推荐分年龄、分性别、有针对性的体检套餐。 通过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医院的专业联动和专科协作,为加强社区居民综合健康管理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 三大机制疾病高危因素筛查机制三大机制①建立肿瘤筛查机制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并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建立“社区-医院”居民肿瘤筛查机制。 对高危人群实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对筛查发现的肿瘤患者,及医院转诊治疗。 三大机制②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关检测以及初步心血管健康状况调查,提供心脑血管病健康状况评价。 对被认定为高危可疑对象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给出明确诊断和针对性综合健康干预建议,提供健康指导并持续随访。 三大机制③建立高危妊娠筛查机制建立妊娠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预警制度,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的首诊排查、分类登记、专案管理和转诊服务,并负责对高危孕产妇的宣教指导和追踪随访。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和助产服务机构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进行相应的危险因素筛查,将妊娠风险以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进行标识、警示,实施分级分类诊疗和管理。 五大中心城市多中心疾病协同救治体系1胸痛中心在苏大附一院、医院、医院国家级胸痛中心基础上,苏大附二院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 各市、区(除姑苏区外)分别建立市胸痛中心和分中心。 建成市胸痛急救信息网络平台。 2创伤救治中心市区建成3家Ⅰ级创伤救治中心,各县级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分别建设Ⅱ和Ⅲ级创伤救治中心,共同建成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 建立市创伤救治信息网络平台。 3卒中中心在苏大附一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基础上,苏大附二院、医院力争在一年内建成市卒中中心,达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标准。 姑苏区以外的各市、区分别建立卒中分中心,建成区域性卒中预防与救治网络。 4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苏州医院本部和苏大附一院建成功能完善的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在各市、区(除姑苏区外)分别建立分中心,完善绿色通道建设,建成区域联动协同的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 依托“智慧健康”项目和市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信息管理系统。 5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苏州医院(妇幼保健院)、医院建成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在各市、区(除姑苏区、工业园区外)分别建立1-2家危重新生儿救治分中心。 建立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信息平台。 按照计划,到年,“”体系将在市区建成并运行,年要覆盖到全市。 启动这个“”行动计划的消息,是在昨天召开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会上公布的。会上还推出了多项有力举措推进分级诊疗。 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曲福田要求在深化医改工作中,更加注重坚持惠民导向。曲福田要求把分级诊疗作为今年深化医改的“一号工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联体”的建设,完善鼓励卫生人才到基层工作的激励机制,并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政策,推动医保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有效吸引群众就近就医。 不止如此,苏州一方面要推进分级诊疗,医院的建设力度。未来5年,苏医院,还将建成众多的医疗机构。具体包括↓ 医院 新增31家 三级医院 全市设置三级医院16所,保留现有11所,新增5所,其中工业园区1所(医院)、高新区1所(医院)、吴中区1所(医院)、相城区1所(医院)、医院1所。 二级医院 全市设置二级医院60所,保留现有34所,新增26所,其中姑苏区1所、工业园区2所、吴中区3所、相城区2所、吴江区1所、常熟市6所、张家港市5所、昆山市2所、太仓市4所。 一级医院 除乡镇卫生院外,现有的一级医院予以保留,不再新增。 医院 新增1家 全市设置医院(医院)12所,保留现有11所,新增1所; 加强医院的中医科建设,开展以中医特色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 医院 新增24家 全市各类医院按原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所列各专科类别设置,保留现有39所,总量控制在70所以内,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张床以上的特色医院。 1医院:全市设置医院2所,迁建医院园区总院,保留医院本部。 2妇幼保健院:利用可调整地块资源,新建1所医院,各县级市应建设1医院。医院应加强儿科和妇产科建设,以满足住院分娩和儿科医疗服务需求。 3医院:设置6所,其中保留3所,张家港市、太仓市、吴江区各新增1所。 规划期内如不能新建的,必须在县级医院内设置独立的传染病区,保证传染病患者诊治需求。 4医院:设置8所,其中保留7所,吴中区新增1所。 5医院:设置4所,其中保留2所,新增2所。建成苏州市质子治疗中心,肿瘤床位张。 6医院:设置13所,其中保留5所,新增8所。医院原址,建设一所张床位的三级医院。二级以上医院均应设立康复病区,基层医疗机构应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7医院:设置10所,其中保留6所,新增4所。规划期内建成一所三级医院。 8医院:设置5所,其中保留3所,新增2所。 9医院:设置4所,其中保留3所,新增1所。 10医院:设置5所,其中保留3所,新增2所。 11其他医院:设置12所,现有美容、皮肤病等医院予以保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1、保留现有6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家乡镇卫生院。 2、到年城区和城关镇“以步行10~15分钟就能得到社区卫生服务”为机构设置要求,城市每个行政街道或5~10万人口设立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镇每5~10万人口左右设立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中心卫生院)。 3、建制镇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 4、每个行政村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老年护理机构 新增20家 护理院:①设置50所,其中保留现有34所,新增16所。 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护理院,引导非建制镇卫生院建立护理院或开设护理病区。 医院:①设置5所,其中保留现有1所,新增4所。 ②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门诊,有条件的应开设老年病区。 门诊部、个体诊所不新增 规划期内门诊部实行总量控制,各区域现有门诊部数量不再新增。 个体诊所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 鼓励符合条件的中、西医专业医师在社区开设个体诊所或个体行医,鼓励有条件的中药零售店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其他医疗机构 新增14家 1采供血机构:保留苏州市中心血站及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区分站,保留常熟单采血浆站。 2急救中心:吴江区急救体系并入苏州城区网络。完善院前急救站布点和建设,急救调度实现全市联网。 3医学检验机构:设置15所,其中保留6所,市区新增4所,吴江区、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各新增1所。 4集中消毒供应机构:设置7所,其中保留2所,吴江区、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各新增1所。 5血液透析中心、体检中心:待国家关于血液透析中心、体检中心的建设标准颁布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方便社区服务的第三方血液透析中心、体检中心。 部分内容来自苏州健康 河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