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花生 : Peanut : LuòHuāShēnɡ : 花生米、金果,长寿果、花生豆、长果、番豆、地果、地豆、金果花生、无花果、唐人豆、落花生和长生果。 : 果实/种子类 : 甘;平;无毒。①《本经逢原》:甘,温,无毒。②《食物宜忌》:性平,味甘。 : 脾;肺经。①《本草求真》:入脾、肺。 : 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 :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 : 落花生一年生草本。茎高30-70cm,匍匐或直立,有棱,被棕黄色长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2-5cm,被棕色长毛;托叶大,基部与叶柄基部连生,披针形,长3-4cm,脉纹明显。小叶通常4枚,椭圆形至倒卵形,有时为长圆形,长2-6cm,宽1-2.5cm,先端圆或钝。花黄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开花期几无花梗;萼管细长,萼齿上面3个合生,下面一个分离成二唇形;花冠蝶形,旗瓣近圆形,宽大,翼瓣与龙骨瓣分离;雄蕊9,合生,1个退化,花药5个长圆形,4个近于圆形;花柱细长,柱头顶生,疏生细毛,子房内有1至数个胚珠,胚殊受精后,子房柄伸长至地下,发育为荚果。荚果长椭圆形,种子间常缢缩,果皮厚,革质,具突起网脉,长1-5cm。种子1-4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 内服:煎汤,30-g;生研冲汤,每次10-15g;炒熟或煮熟食,30-60g。 : 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 : 健脾养胃,润肺化痰。主脾虚不运,反胃不舒,乳妇奶少,脚气,肺燥咳嗽,大便燥结。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①《滇南本草》: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②《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③《本草备要》:补脾润肺。④《医林纂要》:和脾,醒酒,托痘毒。⑤《药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⑥《纲目拾遗》:多食治反胃。⑦《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及妇人乳汁缺乏。 : ①治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花生(去嘴尖),文冰煎汤调服。(《杏林医学》)②治脚气:生花生肉(带衣用)三两,赤小豆三两,红皮枣三两。煮汤,一日数回饮用。(《现代实用中药》)③治乳汁少:花生米三两,猪脚一条(用前腿)。共炖服。(《陆川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