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饺子汤圆大厮杀

时间:2021-1-23 21:54:49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点击上方申江服务导报,跟着小申吃喝玩乐逛上海

小申过冬至

冬至时节,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纪念方式,北方的童鞋们会认为吃饺子是宇宙公理,南方的小盆友涌起的却是汤圆甜甜的味道。一不小心,南北味觉大战一触即发。

南北味觉大战,到底哪方的战斗力更强呢?让我们来分析分析各地食俗的武力值吧!

北方/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芹菜馅:勤财之意故为勤财饺

韭菜馅: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

白菜馅:百财之意故为百财饺

香菇馅:鼓财之意故为鼓财饺

大枣馅:招财之意故为招财饺

南方/汤圆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糖馅汤圆:代表来年财运滚滚

芝麻汤圆:代表芝麻开花节节高

桂花什锦汤圆:代表花开富贵圆满

其实,除了北方饺子南方汤圆,各地更有自己的特色,在冬至吃上一碗家乡小食,才感温暖~

宁夏/“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不过在冬至这一天,羊肉粉汤不叫羊肉粉汤,而叫另一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浙江/荞麦面

浙江大部分地区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杭州/年糕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嘉兴/桂圆烧蛋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

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因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长,不吃的话会冻一晚上,半夜还会肚子饿。

江南/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福州/米时

时来运转,边搓“米时”,要边唱歌哦~

“米时”的准确写法是这样的,各种输入法的字库里已经找不到啦。

还好,“米时”滋味,依然长留在福州人的舌尖记忆里。

将乐县/糍粑

将乐农村过冬至,有用豆粉、黑芝麻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的习俗,以表吉利,然后蘸上豆粉、黑芝麻、红糖等配制的佐料,吃起来柔韧鲜滑,香甜可口。

南平/糖糍粑

糯糍粑,是南平光泽诸多地方小吃中较出名的一种,和福州的“米时”类似。它是用当地产的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笼里或锅里蒸熟,然后倒进石臼里,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民间俗称“打糍粑”。糯米打到粘稠成泥状,挑起不断后,再加上一些香油点润,用手揉搓成一个个拇指般大小的丸子,放进装有炒熟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粉碗中滚过即可食用。

泉州/搓丸

泉州有“冬节小年兜”的谚语,因而老人总说“吃了冬至圆,多一岁”。在闽南,冬至又称冬节,冬节前夕,家家户户“搓圆”,而且明确是搓“冬节圆”。在“搓圆”时,惠安等地至今还保留着“做鸡母狗仔”的习惯。

厦门/姜母鸭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吃姜母鸭。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食用时倒些枸杞酒可以让味道再次提升。

龙岩/鬼糕

冬至来临,“老龙岩”们就会到山里采苎麻或是艾草捣碎,和糯米粉揉匀后,面团就呈淡绿色,作为“鬼糕”的皮。至于馅料,通常会用梅菜、笋干、香菇,配着五花肉,调味,炒熟。咬上一口,皮又糯又软,带着油花花的馅配上草叶味,反倒觉得清爽。

台湾/九层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苏州/桂花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

看完这么多美食,每一个对于小申来说,都是武力值max啊!但是,全国各地范围那么大,小申都想吃怎么办?!那就在魔都找到这些个美食,一一吃遍啊!!!

然而比小申更渴望在魔都品尝到这些美食的,应该是生活在魔都的各地小伙伴,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冬至,但冬至若不得归家,至少应有美食相伴~

◆◆◆

水饺·羊家胡同

老板是山东人,说起饺子来眼睛里会有泪花,他说冬至这天,有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再加上一口铜锅烧羊肉,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在上海很难吃到的鲅鱼饺子、海参饺子、墨鱼饺子、茴香黑猪肉饺子,羊肉饺子在那儿都有地道的口味,可以一解相思之苦。

冬至优惠

12月21-23日期间,但凡到店用餐,三人以上就能获赠一份海参水饺。

◆◆◆

羊肉汤·三星麻辣烫

开在复旦大学附近的一家小铺子,麻辣烫好吃,却因为羊肉汤而让人想念。他们家的羊汤滚烫且鲜浓,撒上一大把蒜和红辣子,吃起来从喉咙一路暖到胃,再配上店家自制的饼子,不知道解了多少学生的思乡情。

◆◆◆

红糖糍粑·台州渔港大酒店

吃温州海鲜的酒楼,黄鱼是特色,但第一次吃就被他们家的红糖麻糍给俘虏了,估计天生对这种甜而粘牙的食物没有抵抗力。红糖的香和麻糍的糯,充满整个口腔会产生独特的反应,非常推荐一试。

◆◆◆

红豆沙小汤圆·江南邨酒家

上海的老牌杭帮菜馆,开了十几年依旧是老味道,冬至夜去吃一碗红豆沙汤圆,糯米、芝麻、汤圆都是温热性味,而且有健脾的作用,甜甜糯糯,温暖一整个冬夜。

◆◆◆

擂沙汤圆·利苑

要在上海找一份好吃的擂圆(擂沙汤圆)不容易,最后居然在利苑发现了踪影,捧在手心里温热的,一口咬下去糯而味甜,赤豆香气浓重,口感超级丰富。利苑的擂圆和杨枝甘露搭配同食,简直滋润整个心房。

最后,小申的心里话其实是:

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由《申江服务导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kqjj/102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