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溃疡是个毛病,却长期困扰着很多人,甚至常年不愈。特别是儿童口腔溃疡,针药皆不便。可试此法:细辛1g研细末,调少量蜂蜜,洗澡后外敷脐部,外用透气胶布固定。 每次4-6小时,一日一换,5日一疗程,可引火归元。注意时间不可过长,免伤皮肤,过敏及皮肤破损者禁用。 2、小儿遗尿属于小朋友的常见病,在医院很难检查出具体原因,各位家长可以试用下法:每晚睡前1小时,揉按足三里、涌泉、三阴交各5分钟,双侧取穴,顺时针揉按。 3、因为蒜头色白入肺,气味辛温,与糖辛甘化阳正可温肺。生大蒜头尚可治疗鼻炎,其生用气味雄烈,借芳香走串以开肺窍,只需2个压碎加水少许浸泡半天即可,用棉签蘸水搽鼻腔内部,日三次。常鼻衄干痛者慎用,余则无禁忌。 4、不少小宝宝白天能安静入睡,晚上却啼哭不止,甚至通宵达旦,又检查不出原因。很多家长被这种小儿夜啼搞得焦头烂额。 这里介绍一个民间验方:蝉蜕10个,灯芯草一把,大枣1枚,同煎水代茶饮,或者睡前喂服。如果还不行就不是生理上的原因了,需要用特殊的办法。 5、小儿夜啼,若还在哺乳期,其母可以用红枣5枚掰开,炙黄芪15g,茯神15g一起放到杯子里用沸水冲泡后,加盖焖上10分钟左右,代茶饮(即渴时以此为水喝),每天一剂即可。 能够健脾温中,安神,适用于脾脏虚寒的夜啼小儿的母亲饮用,这种小儿双目之间的鼻梁处往往会有青筋可见。 6、脐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脐部薄弱,加之断脐后,婴儿啼哭过度或努挣用力,致使脐环松大,小肠、脂膜突入脐中,现代医学称脐疝。 可用荆芥、葱叶适量,先把荆芥煎浓汤,再把葱叶捣如泥备用。用时先以荆芥汤清洁皮肤,再取葱泥贴敷脐突上,盖以纱布固定,每日一次。注意避免过多啼哭,减少腹压。 7、初生儿往往在断脐前后,有的脐部有水渗出,或有不同程度的明肿,轻者为脐湿,重者为脐疮。可以去药房买点干的马齿苋,烧炭存性,研末,瓶装备用。 用时取四季葱切碎煎水,待温后擦洗患处皮肤,以干棉球实感水湿,将马齿苋碳末扑撒脐窝,盖以纱布固定,每日一次,一般3~5次见效。 8、很多人都在被扁平疣所困扰,这个小东西不是大病,但是严重影响美观,不明真相的群众看见了也躲着走,还怕被传染。可以用新鲜的鸡内金(干的可以浸软)摩擦患处,贴也可以,要是你下得了手先用梅花针扣刺再贴更好(记得先消毒),一日两次。 9、女子带下量过多,色、质、味异常,即为带下病。可以用冬瓜子30g洗净之后晒干,然后捣末,加适量冰糖,用开水冲泡在炖盅里,再用文火隔水炖。 每天两次,连服1~5日,对于湿毒型带下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责任编辑/宗任) 欢迎 佛医堂义工团队每天都在 官方微博: 佛医堂官方博客: 官方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