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下印象舌下腺囊肿

时间:2021-3-10 18:52:5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在讲述舌下腺囊肿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口底区的解剖知识,当超声扫查时准确识别下列解剖标志,就可以准确寻找到舌下腺,解剖标志包括: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颏舌肌及舌下腺。

上图为口底区横切面图像,图中的5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舌下腺。

舌下腺囊肿为舌下腺导管堵塞涎液潴留所形成的潴留囊肿,好发于舌尖腹侧小粘液腺及舌下腺,其外形类似蛙鸣时鼓起的咽囊,故又名“蛤膜肿”。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腺体导管远端堵塞,而粘膜又持续分泌,致使近端扩张形成上皮囊肿,此被称为潴留囊肿;另一种是由于腺体破损,粘液外漏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无上皮衬里的囊肿,称为外渗性囊肿。

临床诊断要点:

1、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2、囊肿位于口底舌系带一侧粘膜下,呈淡蓝色肿物,囊壁薄,质地柔软。

3、较大舌下腺囊肿可穿过下颌舌骨肌进入颌下区,也可波及对侧口底。

4、囊肿可因创伤而破溃,流出粘稠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日后创口愈合囊肿长大如前。

5、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口底部肿胀疼痛,影响进食。

舌下腺囊肿可分3类:①单纯型、②口外型、③哑铃型:也称为混合型,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下颌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看完这些,下次是不是就可以轻松搞定舌下腺囊肿了,另外对于口底的解剖是不是也更熟悉了呢,当我们碰到在下颌舌骨肌和舌下腺区周围的囊性结节时候,一定要想到它,拿不准可以让患者抬起舌头看一下。

欢迎扫描下方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bgev.com/jbzz/10544.html
------分隔线----------------------------